长期低血压,头晕头胀一年了,14年4月份开始,在服用奥...

会员69208183 67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长期低血压,头晕头胀一年了,14年4月份开始,在服用奥氮平片、心脑舒通胶囊、二十五味珊瑚胶囊,服用前半年头晕现象还是有缓解的,但近半年药物好像没有明显效果!现在的状态是:整天都是头晕头胀状态,头部绷紧,视力变模糊(视力一直都很好的,1.5)时而大腿外侧肌肉有麻痹感,长期低血压:60、70、90到110,血糖正常!每天的睡眠到凌晨3:00开始失眠,脑子空白!这样的状态有半年时间了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一年前做了脑部CT检查!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心脏超声影像图、无异常,现在服用奥氮平片、心脑舒通胶囊、二十五味珊瑚胶囊,服用前半年头晕现象还是有缓解的,但近半年药物好像没有明显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问现在可以加其他药物吃吗?有人介绍敏使朗和西比灵,患者对西林过敏,谢谢,另外想问一下,患者应该做什么检查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宋家宏 主治医师 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内分泌
已帮助用户: 47606
问题分析:您好,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有可能是感冒,颈椎病,贫血,美尼尔氏综合征,心律失常,尤其是睡觉打鼾都是可能导致的,如果长期如此。
意见建议:建议还是去医院接受检查,确定病因,再考虑如何调理d。
有用0
刘哲 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1881
要排除脑血管问题,血压继续监测,建议正规服用正规药物
有用0
相关问答

轻度低血压可以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增加食盐、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也可以喝具有补气的中药,如人参、黄芪以及生脉饮等提升血压。如果是严重的低血压,有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头昏、乏力、视物不清等,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治。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低血压会导致头晕、头胀、头痛等,但是这不一定是病理性的,也可能与近期生活有关,如果近期存在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情况,也可能会导致头胀的发生,可以选择进行系统检查,明确诊断后,针对性的用药治疗。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可以引起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给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血压是人体生命重要指标之一,正常的血压可以完成人体正常的供血,以及各脏器的代谢功能。低血压对身体危害很大,尤其是长期严重的低血压,可以引起重要脏器的缺血缺氧,尤其是由于失血、过敏、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引起的休克,会导致周围的微循环供血不足,引起脏器坏死,给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需要积极应用有效的药物,调整血压,补充血容量,并且尊医嘱服用药物与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如果有头晕头胀,最好是去医院,做一个颈椎检查,看一看是不是有颈椎病,也可以做一个脑部ct,看看有没有腔隙性脑梗的情况。引起头晕头胀的原因很多的,如脑供血不足、血压异常、高血脂、血管神经性头痛、颈椎病等。建议首先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等,如果没什么问题也可以拍片检查颈椎的情况。另外睡眠不足、过度劳累、情绪激动、高度紧张等也有可能引起的头晕头胀,平时注意多休息,避免熬夜。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头晕有可能是血糖低的原因,但也有可能是血压低或者血压高的原因,测量一下,及时的用点药调理。患者到医院检查明确,及时正规治疗,目前注意休息,增强营养,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少食多餐。

黄世昌副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治疗脑血管病及躯体形式障碍等情绪性疾病

低血压头晕还有可能出现、全身乏力、出汗、心悸等症状。
低血压为收缩压在90毫米汞柱以下,舒张压小于60毫米汞柱,低血压者可有头昏,也许具有一过性,还可以具有长期性,有急性与慢性之分。长期高血压病人中可伴有血压下降或升高现象,而这种变化在临床上称为持续性低血压。急性低血压病人,有可能出现头晕、全身乏力、出汗、心悸等症状。慢性低血压则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长时间站立位时,或存在着从卧位到站立的变化,或出现下蹲位转站,以上症状较为明显,甚至有晕倒的现象。急性低血压可见于多种原因的休克,急性心血管障碍等,表现头晕血压偏低浑身冷汗,烦燥不安,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发生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在临床上,急性低血压通常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失调而产生,如血压升高或降低均可发生,建议积极治疗。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