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扩张性心肌病人,适合吃以下中药吗?效果怎么样...

匿名 35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你好!扩张性心肌病人,适合吃以下中药吗?效果怎么样?人参15克或党参30克,黄芪30克,当归40克,柏子仁15克,酸枣仁15克,龙眼肉15克,甘草15克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有检查住院治疗过三次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一直在吃西药,效果不明显,中药是否会有更好疗效?请医生给个建议,谢谢

医生回答共3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王春松 主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肌病、心肌炎...
已帮助用户: 311
您好,中药可以用,作为辅助治疗,西药防止心脏继续扩大的药物也应该用。
有用0
关注
郝建 医师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擅长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治疗
已帮助用户: 23941
问题分析:从你讲的情况来看,你有扩张性心脏病,可以口服上述中药治疗。
意见建议:建议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减轻心脏负荷药物如利尿剂,硝酸酯类及扩张冠脉药物治疗如丹参滴丸。
有用0
关注
秦爱洁 医师 广宗县秦红龙村卫生室妇产科 一级甲等
擅长:真菌性外阴炎,痛经,前庭大腺炎
已帮助用户: 321839
指导意见:您好;可以服用的,建议看中医,中医治疗有很大的优势,可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更换治疗方案,调整药方达到对症用药的目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扩张性心肌病可以通过中药进行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是强心药物,比如多巴胺、参茸养心胶囊、芪芪强心胶囊等,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
2.是洋地黄类药物,包括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西地兰,能够缓解扩张性心肌病的症状。
3.扩张性心肌病还可以使用复方丹参滴丸、通心络胶囊等活血化瘀利尿剂,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陈秀杉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手术或药物治疗各类肛肠疾病,如肛内外炎症、肛裂、痔、瘘、肛乳头肥大等。擅治中医内科各类疾病;中医儿科杂病。

扩心病常发生充血性心衰和心律失常,栓塞和猝死。所以,必须重视对扩心病的治疗和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疗效。若病人扩心病时不进行剧烈运动,别急着上火,平时要注意添衣保暖、戒烟、戒酒,忌熬夜和病毒感染,使病情恶化。同时还要保持心情愉快,心情抑郁时可适当运动一下。饮食上讲究低盐、低脂、清淡、含糖较高者少食,不要饮浓茶和咖啡。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扩张性心肌病中,有30%~50%是因为基因突变或家族遗传造成的。但大多数情况下,病因不明,或继发性病因。家族遗传性的扩张性心肌病,在诊断的时候要仔细的询问病人的家庭史,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扩张性心肌病,或者是扩张性心肌病的病人,其1/3的家属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猝死,而且年龄在35岁以内,要考虑是家族遗传性的扩张性心肌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来说,扩张性心肌病无法完全根治。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主要发生在中年人,男性多于女性,主要表现为心腔增大,室壁变薄,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可以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心肌重构等药物来进行纠正心衰的治疗。对于严重的扩张型心肌病变,建议进行心脏移植。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扩张性心肌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如果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出现心力衰竭、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水肿、心慌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肝功能、心电图检查,口服地高辛、布美他尼片等药物,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低盐、低脂肪的食物。
2.如果是出现心律不齐、腹腔积液等原因导致的,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同时要注意不要熬夜。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扩张型心肌病变是一种心肌症,其特点是左心室或双心室增大,并伴随着心脏的收缩。
本病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其发病率为十几万人中的13~84人,其原因多种多样,大部分原因不明。在扩张型心脏疾病中,25%~50%存在遗传学上的变异和家系背景,以常染色体显性为主,X染色体连锁隐性和线粒体遗传更为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的扩张型心肌病变中,有30多个基因组被证实。2/3的致病基因都在这个位置,其们主要控制着心脏肌肉节、肌纤维膜、胞体骨骼、圆盘素和核素等许多不同的蛋白质。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