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时左耳进水,平时听不到,现检查出来耳膜穿孔,有...

会员74897055 28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幼儿时左耳进水,平时听不到,现检查出来耳膜穿孔,有中耳炎,影像学诊断为:考虑二测中耳乳突炎症,附见:二测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在鄞州人民医院检查过,说需做手术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情况是否严重,是否一定要手术治疗,还有别的治疗方法吗?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李双 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五官科 三级甲等
擅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 8191
病例分析:您好。鼓膜穿孔,是需要做手术的。
意见建议:即使术后听力不一定提高多少,还是做了好,可以避免以后听力进一步下降,以及出现其他并发症。 这个是亡羊补牢的手术,把羊圈修好,丢了的羊找不回来不要紧,以后不再丢。
有用0
关注
张从 医师 贺营卫生院内科 一级甲等
擅长:慢性糜烂性胃炎,肝炎,习惯性便秘
已帮助用户: 272407
指导意见:这情况建议使用氧氟沙星,甲硝唑,菌必治输液治疗比较可靠,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积极治疗鼻 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儿童耳膜穿孔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小儿耳膜穿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创伤挖耳造成的鼓膜穿孔,造成鼓膜出血、听力降低、耳鸣等症状,同时还会引发中耳炎,要进行对症抗炎(头孢类的药物),防止耳部渗入,一个月左右即可完全康复。第二,是因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所致的耳部穿孔,主要是因为上呼吸道的感染,主要是因为细菌的原因,导致了鼓膜的急性穿孔,出现了耳部疼痛,流脓,听力降低等,如果出现了炎症,可以服用一些抗炎药物来进行,但是这些情况并不会自行愈合。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应该是由于耳朵进水之后造成的耳朵发炎或耳迷路炎引起的。可以单脚跳把水跳出来。可以口服相关药物。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对症治疗。平时注意休息,避免熬夜,多吃蔬菜水果,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油腻快餐之类食品,提高免疫力。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一般来说,小孩耳膜穿孔能否自愈需要根据病因判断。
小孩耳膜穿孔通常可能是由于外伤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一般通过电子耳镜可以明确诊断,通常会有血性分泌物渗出,外伤性穿孔一般可以自愈,但是需要遵医嘱口服消炎药,从而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此外,小孩耳膜穿孔还可能是儿童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通常会有脓性分泌物渗出,严重时会导致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要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钠等药物进行治疗,行鼓膜修补术才能缓解不适症状,一般是不会自愈的。

卢成瑜主任医师儿科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急慢性咳嗽、喘息性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以及儿童营养、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诊治

妊娠40多天做B超,发现胎儿的胎心是很常见的,因为妊娠的时间比较少,停经50天后才会出现胎心。
正常情况下,女性来例假的时候,一个月来一次,但是做B超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胎儿的心脏,或者是孕囊还没有发育,这就说明怀孕的时候已经干瘪了。如果是初来的时候,B超检查没有发现,可以等一个星期检查,但是如果B超检查的时候,发现心脏跳动没有了,那就说明胎儿不育了,要马上进行人工流产。

王凤英主任医师妇产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高危妊娠、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生长受限。

问题分析:从您的图片上来看提示鼓膜穿孔,但不是太严重,需要通过手术修补鼓膜对症处理的。
指导建议:您可以选择当地的大型公立三甲医院,通过手术修补鼓膜效果还是相对比较好的,手术以后做好各方面的调理措施,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少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定期复查。

任正新主治医师其他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58958
擅长:全科、体检分析、检验

幼儿耳朵进水要立即进行处理,否则容易引起中耳炎,引起化脓,造成鼓膜穿孔。
建议去正规的医院做检查,让专业的耳鼻咽喉科医师做耳腔内的探查,尽可能的将体内的水分给排出来。或鼓励孩子头部向一侧倾斜,侧耳进水的一侧慢慢弹跳,频繁地弹跳,将入水的水流排出。
建议日常宝宝在洗澡时要戴耳塞,确保不能喝太多的水,也不能出现这种情况。如果感染了,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可能会出现不良后果。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