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6岁,因左膝疼痛数年,近期MRI检查示:“1、.....

会员80863111 40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患者女,66岁,因左膝疼痛数年,近期MRI检查示:“1、左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髌骨、股骨、胫骨内侧髁);2、左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3级变性);3、左膝胫骨髁间棘下方滑膜疝;4、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积液”,检查:左膝活动受限(+),浮髌试验(+),侧方应力试验(-)研磨试验(+),弹响(+)。有糖尿病十多年,请问是否适宜手术,如果手术,愈后会如何?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想咨询骨科医生,请问是否适宜手术,如果手术,愈后会如何?

医生回答共2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关注
马云章 医师 玉田县第二医院外科 二级
擅长:骨关节炎,开放性手外伤,腰腿痛,髌骨骨折,骨质疏松...
已帮助用户: 7776
问题分析:你好,据你描述考虑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并且关节活动受限,三度半月板损伤属于手术指征,但是做手术血糖要控制好。
意见建议:建议先调理好血糖,然后在正规医院做关节镜手术,术后需要先静养然后再锻炼关节活动,术后恢复好疼痛感会消失,也没有弹响声
有用0
关注
李宏宙 医师 天津市天津医院外科
擅长: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滑膜炎
已帮助用户: 15962
问题分析:根据核磁检查以及查体的情况,考虑就是骨性关节炎和半月板损伤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建议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
意见建议:有糖尿病史10多年关键是看平常血糖控制的怎么样,因为有半月板的损伤,所以肯定是要进行关节镜微创治疗的。愈后一般都是比较好的
有用0
相关问答

脑的核磁共振平扫检查费用是550元,若是脑的核磁共振同时行一个颅内的动脉血管检查,一共是950元。若是行头颈部的血管造影检查费用是1600元,脑的核磁灌注费用是2000元,脑静脉系统的磁共振检查费用是在1600元。行核磁共振的脑灌注检查费用是2000元。

廖张元副主任医师内科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脑供血不足、脑梗塞及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侧重神经介入治疗

腰痛不一定就是肾不好,也不排除腰椎椎间盘或者骨质增生的问题导致坐骨神经痛可能。另外是否睡的弹簧床垫,如果是,一定要睡硬板床。可以牵引,理疗,红外线,推拿按摩治疗。一定要避免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工作和学习,尤其是长期弯腰工作学习。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MR检查即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利用人体所含氢原子在特定磁场中能够吸收能量被激活,继而在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产生核磁信号,通过接收并处理信号形成图像,进行医学诊断。MR可多方位成像,反映病变较全面,可发现早期病变,且其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因此较适合颅脑、脊髓、骨关节及软组织、大血管、盆腔脏器等的显像及疾病检查。

张博副主任医师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擅长全膝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交叉韧带重建及肩袖修补等IV级关节镜手术

胰腺炎患者可以通过服用药物缓解疼痛,建议胰腺炎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通常胰腺炎的急性发作期间,可以通过解痉的药物缓解痉挛性的扩张胆道,从而促进胆汁和胰液的排出,从而缓解痛苦,同时还需要服用镇痛类的镇痛药。慢性胰腺炎导致的痛苦要根据患者的痛苦情况来选用非阿片类的止痛药和非固醇抗炎药。建议胰腺炎患者及时前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刘正新主任医师内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长期从事内科消化专业临床工作,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对于胃肠病方面有较深的研究。从事消化内窥镜工作十余年,能熟练的进行各种内镜的诊断及治疗。主要科研方向是消化道肿瘤的早诊早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一般情况下,脑梗患者可能会因天太热发病,具体内容如下:
由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瘤等是导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脂是由于脑梗病人在高温下会出汗,造成身体内的水份过少,血液的粘性增大,这就会使脑梗的发病率升高。在较高的温度下,由于空气中的气压较小,人们会出现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等情况,因此,脑梗死的发生率较高。

吕志勤主任医师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诊治脑血管病、脊髓损伤、锥体外系疾病、神经科疑难病症和神经心理障碍疾病。

女性出现低血压时,一般有以下禁忌:
1、月经期间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以免月经量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血压过低,从而出现头晕、猝倒等症状。
2、低血糖是一种禁忌,当血压很低的时候,很可能会因为基础代谢率太低而导致低血糖。
3、血压低的人要尽量不要挑食、偏食,以免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从而降低血压。
4、熬夜、过度劳累等都是禁忌。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