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几天心慌心跳用药以后就胸闷撑得慌做过心电图怀疑是...

会员87992851 50岁 已回复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头几天心慌心跳用药以后就胸闷撑得慌做过心电图怀疑是冠心病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地奥心血康和养心生脉颗粒用了两天药心慌轻了胸闷还是不行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问一问在吃药还是去住院

医生回答共4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魏飞宇 医师 昆华医院内科 三级甲等
擅长: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
已帮助用户: 61287
你好,做个心电图检查看看有没有问题,不一定是冠心病的
有用0
关注
郭秀君 副主任医师 龙烟矿山职工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变异型...
已帮助用户: 5268
指导意见:请问心电图心里供血不足明显吗?如果怀疑是冠心病,用药效果不太好的话还是及时去医院住院治疗比较好。活血化瘀,扩冠,抗凝。注意休息。避免生气和劳累。
有用0
关注
王振华 主治医师 景县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甲等
擅长: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绞痛...
已帮助用户: 27577
指导意见:您好 根据您提供的情况 老年女性 心悸 胸闷 需要高度怀疑冠心病的可能 建议低盐低脂饮食 忌烟酒 进食富含维生素和钾镁钙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 喝白水 注意休息 避免熬夜过度疲劳 保证良好的心态和充足的睡眠 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脏超声 运动平板试验 可明确有无心肌缺血改变 也可冠脉CT或造影检查 明确病变的程度和部位 常规服用抗凝降脂改善冠脉循环的药物 监测血压血脂血糖
有用0
关注
李振 医师 安阳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二级
擅长:血压性眩晕
已帮助用户: 4324
指导意见:你好有多长时间了?以前有过这种情况没有?每次犯病持续多长时间缓解,有没有胸痛,活动后喘息,建议你先去医院查个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胸片,你这个情况考虑不稳定性心绞痛,可以口服上,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异山梨酯片,瑞舒伐他丁钙,通心络胶囊,注意休息,低盐低脂饮食。
有用0
相关问答

常见原因有心肌炎,发病后会有心悸、心慌、心动过速、心律不齐、胸闷气短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排除。平时要清淡,饮食多喝清粥少吃辛辣跟油腻食物,要加强体育锻炼,放松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压力。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内科中日友好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内科、心血管疾病

心慌心跳快胸闷主要是由迷走神经亢进引起的,同时还会随着天气的冷热、情绪、压力、饮食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此时需要测量自己的心跳,如果是正常的,也不要太着急。超过这个数值需要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胸闷是机体功能的一种表现,也是机体最早出现的病症。不同年龄段的人会出现胸闷的症状,具体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胸闷分为两种。一种是肺功能有问题,一种是心肌缺血。有必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看看有没有心肌缺血,肺功能检查。如果在锻炼之后,胸口出现憋闷的感觉,很有可能患上了冠心病。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心慌、胸闷,心跳过慢每分钟57次后,这个时候要看是不是心跳过缓导致的,需要用点阿托品或者心宝来进行对症的处理,如果需要的话,需要进行外科治疗,安装了心脏起搏器的预后,目前可以进行观察,但是要避免剧烈的活动。如果患者的问题过于严重,需要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问题分析:从您出现的症状,再结合检查结果来看,您这种情况是患了风湿性心脏病造成的。
指导建议: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药物治疗。有效控制症状后,可以考虑瓣膜置换术。

刘小民主治医师内科中北大学医院已帮助用户:89764
擅长:代谢类疾病

心跳加快、心慌胸闷等主要表现为心肌病,与心源性的病变有关。需要到心外科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造影等检查,明确原因之后才能进行手术。如果患者有心跳加快、心慌胸闷等情况,一定要注意不要做激烈的运动,可以适当进行运动,要做到坐姿正确,要保证房间里的环境干净、宁静,情绪波动不要过大,并注意休息。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

一般情况下,心跳加快、心慌、胸闷可能是心室收缩造成的,具体内容如下:
当心跳加速时,心肌的收缩期和舒张期都会变短,但是舒张期会变短,而射血会降低,使冠脉供血变得更低,从而造成胸闷。正常情况下,心脏跳动速度在60-100次之间,如果心脏跳动的速度太慢或者太快,那么就会出现心慌。心脏跳动加速,导致心脏缺血,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情况。

周恒副主任医师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心肌重构与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与临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