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改政策 > 探访医生多点执业:公家身份使从业者不敢兼职

探访医生多点执业:公家身份使从业者不敢兼职

收藏
来源:人民日报 2015-03-27 13:30

    【编者的话】

  2014年1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就《关于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早在2009年,广东、海南、四川、北京等地已相继就医师多点执业开展试点。2011年7月,原卫生部发出通知,将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多点执业频频遇冷。医院不积极,医生也没热情。

  多点执业卡在了哪儿?医生如何看待这项政策?记者跟随成都一名医生3天,记录他多点执业的经历,倾听他的苦辣酸甜。

  第一天

  “卸职了才敢申请”

  奚益平是成都一名耳鼻喉科医生,多点执业近一年。他答应记者跟随采访三天,今天是第一天。

  上午,奚益平在本单位做手术,要晚点才能赶到第二执业点医院——成都恒博医院,采访定在下午。

  下午1点半,到了成都恒博医院,上了三楼,我来到耳鼻喉科医生办公室,奚益平已经在等着了。

  奚益平穿着白大褂,胸前戴着成都恒博医院的工作牌,面前的电脑还没打开。

  暂时没有病人,他坐那儿喝茶,旁边两位女医生都埋着头在看书。

  我怕在同事面前谈多点执业经历有些敏感,建议换个地方聊,奚益平说,“没事,我的情况她们都了解。”

  51岁的奚益平,脸庞清瘦,眼窝凹陷,是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曾任成都一家三乙医院的科室主任。从医30年,老奚积累了不少临床经验。

  “平时在医院,病人不是很多,工作也不忙,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没有充分发挥。”奚益平说。

  2011年3月,成都确定在成华区、锦江区、龙泉驿区和彭州市四区(市)启动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医师只要具备中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征得本单位同意后,就可以申请在成都范围内多点执业。

  “当时我动了念头,但没有付诸行动。担心单位领导心里会对我有意见。第一年试点,成都只有22位医师申请成功,需要原单位同意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限制。”老奚说。

  2012年9月,成都市规定,只要有医院接收,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多点执业无须本单位同意。同年,奚益平卸任原单位耳鼻喉科主任。

  “想着职位也卸了,不用再担心领导对我有啥意见了,才申请(多点执业)的。”奚益平马上行动,“就跟医院医教科说了一下。”

  2013年4月,奚益平到恒博医院来做起“兼职”。在本单位医院完成本职工作以后,奚益平星期六、星期天会到恒博医院坐诊,有时下午空闲时间也会来。“主要是做些技术指导,有时也要亲自做手术。”

  第二天

  “每月能多挣几千元”

  上午,成都恒博医院耳鼻喉科来了一位疑难患者,门诊医生拿不准,需要奚益平帮助诊断。

  10点多,奚益平从本单位赶过来。他急忙穿上白大褂,一路小跑到一楼门诊室。仔细检查后,初步诊断为鼻咽癌,建议患者作进一步检查。

  忙完这个患者的检查,老奚暂时闲了下来,他跟我聊起医生多点执业的好处。

  他说,“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院执业,可以把大医院的技术项目、先进技术手段带过来,提高基层的医疗技术水平。通过一起做手术、确定治疗方案、讲解病例等,使基层医生的水平尽快跟上来,缩短与大医院医生之间的差距。”

  “恒博医院有设备,但没有技术。比如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其实设备是有的,但这儿医生只能做传统手术,新的设备用不上。”奚益平指着办公室里两位女医生说:“我带着这里的医生一起做,能帮着提高她们的技术。”

  医师多点执业,也能缓解患者就医难。

  奚益平说,在四川,80%优质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而其中的80%又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特别是像华西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等,病人都向这些医院集中。因此,目前看病难的实质是“到大医院、找好医生看病难”。

  大医院专家到基层医院坐诊,可以方便社区居民、附近居民就近就诊。

  “像华西医院、省医院,人满为患,看个病要等很长时间。而医生工作很繁忙,没有耐心和时间来仔细解释。在基层医院,医生跟患者解释沟通多一些,看病价格也会比大医院便宜。”这是奚益平的另一个体会。

  多点执业正在解开绑定医生的“枷锁”。患者受了益,医生的自我价值得以更充分体现,还可以增加医生收入。“我在恒博医院出诊,每月能多挣几千元。”奚益平对此毫不讳言。

  “当然,多点执业也不是样样都好”,奚益平举例说,比如,到民营医院要适应体制的不同,看病时更要考虑经济收益。

  第三天

  “医院担心患者分流”

  按排班表,奚益平这天在本单位坐诊。一上午,他看了10多个病人。人数不多,但他还是花了快两个小时。

  “在民营医院,我学会了好的服务态度。跟病人沟通时,话语温和,解答病人疑问,耐心细致。尽量让患者满意。”收拾好工具,奚益平跟科室同事打声招呼,去病房里查房。路上,他跟我聊起了他对多点执业的看法和建议。

  尽管医师多点执业有很多好处,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大医院不积极,医生热情也不高。


 老奚说,“一方面,大医院担心医生多点执业后,将患者分流,也怕本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流失。另一方面,大医院也不愿医生享受原单位福利却到医院外兼职,把工作重心放到其他执业点。”

  奚益平觉得,医师多点执业也会给医院管理带来挑战。

  比如,医生流动后,如何保证本医院具有竞争力的独特技术或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流失?这就需要医院探索出一个新的管理模式。通过管理模式的变化,才能让医疗市场真正做到良性竞争。

  目前,“医生往往已经退休或接近退休年龄,才申请多点执业。”奚益平说,“大医院的医生本来就很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多点执业。同时,有些医生不敢多点执业,怕人说自己走穴赚钱。”

  奚益平认为,“没有妥善处理好医生的身份管理以及相应福利,多点执业的医生不可能获得自由。公家身份阻碍了多点执业。这需要政府引导、部门搭台、医院放闸、加强监管。”

  老奚也希望,劳动保障制度等相关配套措施能不断完善。

  他建议,明确医生多点执业的责权,逐步取消医生附属在个别单位的执业许可束缚,尽快出台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方案和细则。



关键词: 多点执业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