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对服务的动力正在影响到包括线下医疗服务、移动医疗、药企营销三方面商业模式的创新推进。
医疗服务上,依赖医生资源的模式主要是基于多点执业的各类名医平台,以及一些民营资本布局的诊所。实践证明这些模式并没有办法依赖名医的个人效应而快速成长起来,虽然说多点执业的初衷是希望让医生更加自由,让病人可以通过多途径获得好资源。而事实上,真正有能力和精力去进行多点执业的大部分是名医,而他们的出诊很大程度上是基于高额服务费而去的。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的定价,挂号费在300到1200不等。
依赖名医碎片时间的模式无法解决就医难的问题,只不过把部分门诊进行地理位置上的迁移。同时,名医的坐诊是断断续续的,大部分迫切要看名医的是慢性病和重症患者,他们需要长期的治疗,整体综合的方案,这些都不是名医单纯的一次坐诊可以解决的。说到底,纯粹出于经济利益的走穴,缺乏配套的服务和长期健康方案跟上,并不能提升服务质量。
而在移动医疗上,医生的服务动力也局限了多种商业模式的发展。移动工具的初衷是让看病变得更有效率,让病人获得的服务体验更好,同时长期来讲,让病人更加好地恢复健康,以降低医疗费用。但这个链条都离不开医生的服务。
市场上相应的移动工具和硬件五花八门,但都没有办法和服务结合起来。因为医生的动力只是在治病,服务本身不是他们收入的核心,而且药品占据了大头。因此越是有名的医生也就越没有动力和精力来做病后的管理服务, 而基层医生又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这让大部分移动医疗模式举步维艰,说到底,移动医疗工具只是看病的辅助,让体验更好,健康风险得到控制。可是在中国目前的环境下,医生不愿意去花精力做长期的病人管理,只在乎产品的收入。同时,目前的就诊流程下,医生和病人建立不起长期的联系,也阻碍了病患服务和长期沟通的进行。这些不利因素让移动工具更多导向C端,也就是试图通过病人的活跃来做大,而医疗不是普通商品,病人最在乎的还是获得医生更好的服务,这一点缺失了, 导致移动医疗的发展无法真正做起来。
受到影响的还有药企。美国已经有不少药企开始推行服务工具进行药效营销,而在中国,这一步却走的很慢。 原因同样是医生到底有多大动力参与到服务中来,愿意和病人进行长期的互动。在美国,价值医疗逼迫医生用更有效地方案去治好病人才能得到合理的回报,而中国医生没有这些压力,服务的质量并不和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药企如果想推行药效管理工具,增加医患沟通,说到底医生还是没有积极性去参与。而没有医生的服务,病人就没有动力去使用这些服务,导致这种药效营销方式走的很慢。
由此可见,医生是整个医疗体系中关键的服务环节,如果医生的经济动力和服务质量脱钩,将会严重制约他们去参与到病患管理中去,让服务、移动工具、药效管理等模式的发展受到阻碍。
(原文标题:医生的服务动力:医疗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