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甲医院评审可以休矣》
在医院等级评审前,大多数病人都是就近就医,每家医院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特色,碰到自己处理不了的病人也会转到有条件有能力治疗的医院处理,那时候也比较少医疗纠纷。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医院等级评审后,用同一标准要求每家医院,导致医院同质性增加,医疗设备的重复购置和浪费也明显增加,为后来的大检查留下伏笔。由于医院等级高意味着水平高收费高,各医院有条件上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上,即所谓“创三甲”,有些不够标准的就造假,所以民间有创“三假”之说。
虽然三甲评审有助于医院总体实力提高,就像学生除了正常学习还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成绩会提高但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可能被扼杀,三甲评审也使医护除正常工作外要做很多额外工作,属于超负荷工作和拔苗助长,未必有利于医院和病人,但由于有政府的推行及媒体的宣传,三甲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增加。由于劳民伤财,一线医护负担重反弹大,中间曾暂停近十年,近年又有三甲复评和评审的复燃。
医院和人一样,应该有个性,千人一面不利于社会发展。医院等级评审发展到今天已成为单纯的三甲评审,因为现在已有县医院和镇医院评上三甲,那么其他医院要么不参评,要么就争取评三甲,把医院分为三甲和非三甲两类造成两极分化,变相鼓励各医院扩展规模和购买新设备,也让病人觉得只有三甲医院才能看好病,即使感冒发热肠炎腹泻也要往三甲医院跑,导致医疗资源配置错误和浪费,虽然大医院越来越多但病人看病却越来越难。
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绝非好事,医院不是工厂,病人不是产品,工厂规模化可以提高效率增加产量,医院规模化反而增加病人就医的困难,本来在乡或县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变成要到省里才能解决,增加交通成本和住宿成本,也导致乡和县的医疗资源闲置,富裕乡镇和县通过增加投入,扩大规模,购置设备和引进人才等手段创三甲,其他乡镇和县医院只有越来越萎缩。
作为从医近30年的老医生,我强烈建议停止医院等级评审,尤其是三甲评审,让各医院根据自身特点发展自己的特长,让病人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医院,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医院只能使医院产品化。医院的服务对象是人而不仅仅是病,人的个体化差异决定医生必须个体化处理病人才能得到理想的效果。推行三甲医院评审属于简单化管理,并不利于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政府只需监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就可以,优化和配置应该交给市场,管理过细反而影响公平效率,三甲评审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