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心目中的好医生应该是怎样的呢?
他,医术一定高明,待人最好宽厚;她,优雅知性时刻微笑,耐心答疑从不厌烦;他们,开出的药方最好都便宜好用,治疗起病人最好都妙手回春……
如果,他们的号一点都不难挂该多好,如果看病等待时间再短一点多好,如果长得再帅点或者美点,岂不更能让人如沐春风……
作为一个可能的患者,在没病时想象,在有病时期望。我们对自己可能遇见的医生,其实都有着比谈恋爱找对象更加超凡脱俗的美好寄望。相信医生也一样,他们对自己的寄望,高到关乎理想。但理想,终归得与现实风云际会。
这其实是一个好医生所面临的A面和B面。
我们双方都乐见理想的A面,但最不能忽略的,恰恰是真实而残酷的B面:来来往往的病人和层出不穷的疑难杂症夜以继日地考验着他们,数据惊人的门诊量手术量长期蚕食他们正常的休息和生活,即使偶尔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也常常被一个紧急呼叫召唤到岗……
在中国,越是好医生,越是被万众期待,就越是要经历更多的不易与艰难。这样都能成就的好医生,真的弥足珍贵。
一个好医生也一定有不曾向外人道的一面。
华西医院心内科的王勉医生,曾为一个被其他医院拒绝的84岁老人成功手术,家属们欢欣雀跃之时,可能永远不知道他为这台手术所历经的困苦,他在微博中写道,“万一术中发生意外,大爷必死无疑,我如何面对家属,又如何向科室领导解释。”“从下午4点到晚上10点,步步艰辛,步步险情……无数次失败,无数次想放弃,但想到大爷的两行热泪,我一遍遍鼓励自己:再试试。”
医生可以执着,但除了有高超的医术,更须有强大的内心,让他们敢于面对一切或好或坏的结局。在患者及家属所迷信的理所应当里,赌上的却是一个好医生的全部,除了医术,还有仁爱,除了前途,在医患关系不尽如人意的当下,还有本不应有的风险。
越是处境艰难,越是应珍惜这些好医生还在执着努力。
三医院耳鼻喉科的操刀医生吕海苓,为达到最好手术效果,无论多长时间都必须跪着给患者取异物,但手术后,自己却连站立都困难;华西医院内镜中心主任胡兵,带着一把折叠椅就冲上了无座动车赶往重庆救命,但他原本正在雅安与亲人共度难得的假日;华西第二医院的周晨燕医生都无须多说了:她是一个“好人”,她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好的主治医生,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爱的人……患者家属即便孩子不幸离世也会跪谢她的无私努力,但就是这样一个七日无休为患儿不停抗争的好医生,却没有办法对自己的女儿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能如此偏执偏爱于事业者,皆因有着一颗执着于医学理想的圣徒之心。
这就是一个好医生的A面和B面。
我们熟悉他为患者执着的A面,却很少体谅他身为父母、儿女、普通人所同样负疚深重的B面。
如果公平一点,也让医生来为心目中的好患者投票,我们是否也如他们寄望般美好呢?这样的设想可能更加不堪。
真正的现实,往往会把我们扭曲成自己都不愿意看到的模样。当身体遭遇病痛,当生命接到警报,当亲人面临生离,我们束手无策,无能为力,只能哭天抢地,甚至叩头求助……我们将所有情绪抛向医生,向他们倾诉,要他们理解,更要他们承接你早已无力保持的理智,为你和家人的生命接力。
生命的选择,从来都不容易。我们将自己都做不了的题,拱手交给了医生。此时,我们当然视他们如亲人,但当结局并不那么完美时,我们却可能视他们如仇人。
这就是医患关系的两面,患者有患者的脆弱,医生有医生的无辜。
以拯救生命的名义,我们才走到一起。
医生和患者,其实从来都应该一体,没有人愿意看到悲伤的结局。生活虽然有着各种纷繁复杂的AB面,但医生和患者,都应努力以期望的美好一面相遇,并共同努力。
(来源:成都商报;作者:曾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