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医患事件不能脸谱化,拿“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套子套复杂的现实,让医生天然穿上“黑外套”。
采访完孙家明医生,已是夜里十点半。从医院门口打车回家,记者感慨了一句,“医生真是不好当!”没想到司机马上就接了一句,“谁让他们挣钱多!”听了这话,我一时语塞。联想到不久前,一位医护人员遭遇暴力侵害之后,网上竟有一部分人发出叫好之声!
为何不少人更愿意以恶意来揣测医护人员呢?
有医生曾向记者表示,现在他们面临的舆论环境和执业环境太差,辛苦人不知,小事被放大。孙家明医生也说,误解源于不了解。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出现在公共视野中的医生为何老是被污名化呢?
先从传播规律说起。媒体选择报道内容时,贵奇不贵平。新奇的、违反常态的事情容易被媒体青睐。我相信绝大多数医生整天都为了病人忙得连轴转,连口水都喝不 上,这是医疗工作的常态,然而,它不具备新闻性。当累得实在不行了,下手术台躺在地上就睡,或者头钻在柜子里睡着了,才具备了新奇性,才会进入报道视野, 才会在朋友圈流传。可是,这样正能量的新奇,总是敌不过极端的医患冲突、个别“黑医生”的胡作非为,后者更离奇、更有戏剧性。久而久之,大众视野里的医 生,就有了一件“黑外套”。
从接受心理上说,老百姓接受信息,常常是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自己经历过的情况积淀下来,构成了认识世界的筛子。符合自己日常体验的,常被接受;与自 己体验不符的,列入怀疑之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等原因,几乎人人都有看病时被医生三言两语“打发”的经历,拥挤、缓慢地排队挂号、一 遍又一遍地上楼下楼,就医体验远谈不上舒适。这个时候,看到“恶医生”“黑医生”的叙事,脑中的记忆图景便被唤起,马上先信了五六分。
要祛除恶意,一方面,新闻报道要全面客观,要善于从正能量中发现、挖掘新奇,增强传播效果。千万不能削足适履,为了获得新奇,不惜扭曲、放大事实,渲染对 立。尤其不能脸谱化处理,一上来就“二元叙事”,拿“大灰狼和小白兔”的套子套复杂的现实情况。另一方面,医改要进一步推进,盘活医疗资源、改进医疗服务。改变了糟糕的日常体验,就是去掉了污名的基础。
此外,医患双方还要有换位思考的“同理心”来增进互信。毕竟,医生是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善待医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