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心里早有准备,接到患者家属的短信,告知老人已安详离世,心里还是隐隐作痛。善意的谎言持续了一年多,内心的惴惴不安及纠结也如影相随一年多,始终不曾离开自己半步。一夜无眠。9月15日清晨早早起来去参加老人的葬礼,只想跟老人道个别,更想致个歉。
2014 年6月因“腹泻”来就诊的老人最终被诊断为"胃癌"。术后不久腹部手术切口"部分"裂开。因为每天都有液体流出,需要经常换药,加之老人进食不多,行动不便,故常常神情失落、沮丧,情绪变化无常,自此身体每况愈下。由于作为医生的我的劝说与坚持,家属对老人的病情一直守口如瓶。
老人曾经是外市县一所中学的校长,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知识分子。但病情的持续进展以及切口的不愈合让老人有着太多的疑虑和不安,从最初的腹泻,没有胃病居然诊断“胃溃疡”(美丽的谎言)并行“胃大部切除术”到术后不久病情反复并持续加重……,曾几次因为痛苦不堪,不明真相的老人拒绝进食,更不愿再接受治疗。 因为不忍心伤害我(唯恐质疑我,让我难堪),便以沉默和冷淡质疑我的诊断,抗议着我“治疗的失败“。
“欺骗”老人让无能为力的我常常寝食难安!有时候真想亲口告诉老人:”您患的是恶性肿瘤,且已发生周围浸润转移,作为医生的我也难妙手回春,手到病除更是奢 求”,以免他再纠缠疾病的好坏,或再以绝食一心赴死相逼。但每每患者家属征求我的意见“是不是应该告诉老人实情”时,作为医生的我又断然拒绝,说着一些连 自己都难以信服的牵强的的理由。就这样在反反复复“折磨“自己,”为难“家属”的煎熬中度过每一天。因为看着老人期盼和依赖的目光,作为医生的我怎忍心说 出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癌”字,更不忍心浇灭生命时光屈指可数的老人的希望。
患者老伴是个通情达理,乐观向上的值得尊敬的八旬老人。老爷子患病期间,老伴一直陪伴在身边,不离不弃。每天除了安慰老爷子,就是微笑着鼓励我们,那信任和 依赖的柔美目光一直伴随着我们。耄耋之年的老人用她博大的胸怀温暖着我们,鼓励着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作为医生的我们的自尊,不曾有丝毫的抱怨和指责。 但只有我们知道,老人家内心的痛苦和煎熬以及面对时日无多随时生死相隔的老伴,内心的恐惧和无奈。
葬礼上伴随着令人心痛的哀乐,老人的长子致悼词,万万没想到他代表家族最先感谢的却是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医生/一个无法治愈他的父亲,看着他深爱的父亲痛苦 不堪,却无能为力的医生。那低沉沙哑、数度哽咽无语的致辞断断续续回荡在告别厅的上空:“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在这肃穆哀痛的时刻,老人及其子女再度用他们博大的胸怀感动着我、温暖着我,没有一丝抱怨。相反,给予做医生的我更多的理解和尊重。那深深 地一鞠躬,更让做医生的我惭愧不已。在医疗坏境日益恶劣的今天,家属那份理解和尊重,让做医生的我心里盛满了感动和骄傲。
美国医生多鲁多(Edward Livingston Trudeau)逝世后被埋葬在撒拉纳克湖畔。让他声名远扬的,并不是他在学术上的成就,而是镌刻在他墓碑上的一句话,是他一辈子行医生涯的概括与总结—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他的墓志铭成为医生们所遵从的行医道德准则,表达了一个道德高尚的医生该如何对待病人,以及一 种理性的谦卑、职业的操守和医学人文的朴素思想。“有时、常常、总是”像三个台阶一步步升华出为医的境界。“治愈、帮助、安慰”,对医学和医生来说,不仅 仅是一份工作,更是沉甸甸的誓言与责任。而这其中所体现与要求的不仅仅是功能有限的医术,更包含医学人文关怀的真谛。“医学关注的是在病痛中挣扎、最需要 精神关怀和治疗的人,医疗技术自身的功能是有限的,需要沟通中体现的人文关怀去弥补……”
“医学的局限性、复杂性、发展性和非万能性”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生的天职就是帮助病人、温暖病人。除此以外的一切行为,都有悖于白衣天使的光荣称号。所以,我们必须接受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也不能治愈每一个病人的现实。
医学的局限性既来自每个个体生命现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申明医生是人而不是神。在西方现代医学发展史里,医生起源于牧师,颇具宗教色彩:“能治病就治 病,不能治病就安慰你的灵魂”。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无论远古还是当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人们无不敬畏生命,珍惜健康,渴望关怀。医学的局限性使我们 在大多时候,对于疾病,都无能为力。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和病人家属一起,安慰病人、帮助病人、温暖病人,缓解与释放病人心中的不安和焦虑,减轻他们的痛楚,给他们以希望,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乐。在病人发自内心的哪怕一个浅浅的微笑、淡淡的喜悦中实现自己的责任,收获自我价值感,获得情感的释放与精神的升华。
愿天堂里没有病痛的折磨,愿老人一路走好。
在此,代表吉大二院全体医护人员,代表全国的医务工作者向支持理解我们的家属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