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深圳9月16日新媒体专电 近日,深圳罗湖区实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其中全员去编制化成为改革的焦点。深圳此次历史性打破医生“铁饭碗”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打破医生“铁饭碗”,编制最终将成为“空壳”
“政策刚好卡到我们,没有拿到那张‘船票’,多少有一点悲观。”从暨南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刘卫(化名)是深圳市罗湖医院的一名新入职医生,与老员工们不同,他和同批次到岗的同事拿到的不再是事业编制的“铁饭碗”,而是成了“合同工”.
今年6月,《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深圳的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鼓励医生去民营医院或开办个人诊
所,实现多点执业。随着方案逐步推进,深圳罗湖区近日整合区内5家医院和35家社康中心建成罗湖医院集团,以法人结构为载体率先试水改革。
深圳将采取逐步取消编制所附带的功能等方式,使现有编制最终成为“空壳”.据介绍,编制背后有政府财政补助、养老保障、交流任职三方面利益,在财政补助方
面,深圳取消了与人员编制挂钩的财政补助核算方式,改为以事定费、购买服务、专项补助相结合的财政补助机制;养老也将实行社保+职业年金的方式并保障不低
于现有有编制人员养老福利;人员交流任职上,医院去行政化后各职位任职与是否在编无关。
获任罗湖医院集团首任院长的孙喜琢也被去行政化,他在改革前是一名副处级院长。他告诉记者:“自罗湖医院集团理事会成立之日起,我就没有任何行政级别了,也不再有行政晋升方面的资格。”
“薪酬待遇以岗位为基础,主要考虑技术水平、科研成果、服务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等因素,相关改革将有望10月前落实。”孙喜琢表示,“医生本就应靠专业技术吃饭,去编制是大势所趋。”
切断编制“后路”能否畅通多点执业?
业内人士认为,步入深水区的医改正遭遇人事制度改革这一瓶颈,在编制化管理下,医生一般只“效命”于一家医院,只有切断编制“后路”,多点执业、薪酬改革、分级诊疗等医改难题才能迎刃而解,医改这盘“大棋”才能走活。
增加医生流动性被业界解读为去编制化的一大利好。深圳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李创表示:“取消编制和行政级别,公立医疗与民营医疗将在同一人力资源平台竞争,有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医疗领域创新。”
“‘单位人’身份容易养懒人,干多干少一个样,院长也不能拿你怎样。”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说,“只要解放医生,就能实现真正核心的医疗资源市场化流动。”
一些受访医生也认为,没有编制的束缚,一些能力强的医生,可竞争更高的岗位,或者走向市场选择多点执业,最终让医生的医疗价值更大化。
深圳罗湖医院产科主任周芸告诉记者,医院“大锅饭”制度埋没了一些有能力的人,限制了医疗领域创新,去编制化后,一些风险高、技术水平高、患者满意度高的职位,待遇会提高,更能体现劳动价值。
医生编制“突围战”还需迈过几道坎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去编制化意义重大,但人才流失是该项改革将面临的首要挑战。
部分医学院毕业生和刚入职的年轻医生们对去编制化表达了焦虑。由于具体细则还未出台,能否与老员工同工同酬成为不少新入职的合同制医生的担忧。“听说聘用
类的医生基本工资大概是1500元,而有编制的基本工资是4000元。”刘卫说,“如果10月份发工资的时候没有实现同工同酬,我就没有必要在深圳待着
了。”
“进了公立医院却面临没编制,好像随时可能被炒鱿鱼,心里没底,没有归属感。”刚入职深圳一家公立医院的年轻医生林宇说,“如果待遇上不去,我可能会去周边城市行医。”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曹钟雄则提出,去编制化意味着把医护人员推上市场,就业风险增大的同时,收入应随市场化程度提高,聘用人员与编制人员在收入福利上应零差异,公平的大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人进入医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