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起来很普通,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里那些行色匆匆的学生没什么不同。但在河南周口的张寨村他却是家喻户晓的“假期医生”。从大三开始,他已连续6年在放假期间免费为乡亲按摩、针灸、开中药“药方”,累计服务2000余人次。
他叫张向伟,河南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现在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的博士生,“是乡亲们的热情、信任,以及为乡亲们解除病痛的成就感,把我这个小大夫逼上了中医的‘不归路’”。
张寨村跟不少中部地区的村庄一样,经济不发达,医疗水平低。乡亲们生病了,都习惯到西医诊所开药、输液,实在熬不过去才到市里医院拍片子、做检查。张向伟认为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等简便治疗方法对不少乡亲们的病能产生很好疗效,只不过人们了解甚少而已。
在大三那年的寒暑假,他遇到了自己中医路上的第一位启蒙老师——项城中医院的一位老中医。他坚持早出晚归跟诊,每天有近百的门诊量。他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感受到中医的魅力。要知道,虽然大学学了3年的中医,但他跟班级大多数同学一样,很迷茫。这次经历燃起了他对中医的好奇与热爱。
也就是在这个假期,家人亲戚成了他的第一批病人。他的小姨,多年的反复低烧,打针、输液都不见好。刚学过方剂学的他就照葫芦画瓢,开了三服甘温除热的补中益气汤,随后心惊胆战地等消息。两天后电话得知低烧好转他才放心。后来,他又用12服归脾汤治愈了他二姐两年来反复感冒低烧的问题;用4服肾着汤治好了他姐夫半年多的腰痛。当然也有效果不够理想的,张向伟就牢记在心,返校后开始猛翻医书做笔记。从那时起,他迷上了中医。
后来,每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亲戚朋友就会来咨询。而他会给出类似“喝点百合粥”“注意饮食禁忌”的医疗建议,让乡亲们自主选择。有时,他还会带领邻居做养生操、艾灸、拔火罐。来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我开的方子一般较保守,不用猛药。”张向伟说,“即使是给出建议,我也会和老师保持沟通。”
“不能辜负乡亲们的重望,只好督促自己硬着头皮走下去。”他依稀记得,本科毕业时,100多人的班级,考研报中医的只有极少数。而继续读中医的同学中又只有少数是因为真正的热爱,他便是热爱者之一。从只能利用假期跟医院老中医学习,从家人亲戚到乡邻、朋友,从开始的现学现卖,到逐渐有了较丰富的经验,积累了不少自己的成功病案。可他却说,自己学得越多,做得越多,发现欠缺的就越多。这也是他硕士毕业后选择继续读博的原因。
他说,中医的成才之路就是读书、临床、拜师、总结。而读书、背书是其中必备的基本功,要熟读古今名医著作,如中医经典《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可想要一下子记住这些拗口、深邃的文言文谈何容易,他就会晨起反复背诵,平时走在校园的路上、公交车上也会听音频。“听着那些慧言智语,精彩绝伦的医案,假期里那些没有思路不会看的病有时竟豁然开朗,原来可以这么治!”
张向伟说中医的成长周期漫长,但要成为一名好中医并不一定是要熬到满头白发才行,年轻时就成为一名好中医不是没有可能。这就要求中医学子们沉下心来临床看病,勤勤恳恳读书总结。
张向伟认为,无论这些年“中医是否伪科学”的争论如何,都不能改变在基层一个好的中医是非常被需要的事实。一个优秀的中医师完全可以充当一座移动医院,内外妇儿五官常见病都不在话下。乡亲们相信临床疗效,如果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能解决痛苦,即使它再不“科学”,乡亲们也需要。“基层老百姓对中医的渴望以及基层好中医师的奇缺,给年轻的中医人一个很好的成长环境。”
他说,未来无论在哪里,只需要一间诊室、一张方桌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