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5江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衰论坛在南京举行。本次大会主席、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主任医师、教授邹建刚介绍,患者装上有远程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不仅可以详细调阅心脏起搏器工作的实时数据,而且在患者还没感受到心脏有不适时,监测人员已经捕捉到了预警信息,及时通知医生,把险情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南京,有不少患者的心脏,被医生详细“监控”。孙红(化名)是一名教师,由于患有慢性心衰多年,心脏比常人扩大,心电图提示心脏激动时间延长,导致心脏的左右心室不同步,左心室在“启动”时慢半拍。根据病情,邹建刚给孙红装上了一个三腔起搏器,她的心功能逐步好转。奇怪的是,6个月后,孙红又出现心慌气短的情况。检查发现,起搏器的使用效率只有80%。
每当孙红睡觉时,她的起搏器就开始“加班”,把一天下来监测到的数据传输到国外统一的接收站。在那里,有技术人员对每一份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再将数据通过电子邮件传给邹建刚。邹建刚拿到详细的心脏资料,发现孙红最近“室性早搏”增多,导致起搏器的工作效率下降。“我们给予孙红针对性的药物治疗,早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孙红的病情很快就得到改观。”邹建刚说。
邹建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中国慢性心衰的发病率约为0.9%,全国有500万患者。5年生存率为50%,8年生存率只有20%。心衰患者的心跳往往比一般人要快。这是因为心衰患者心功能不全、排血量降低。通俗来说,就是心脏把血液泵出来送往全身的能力不够,必须靠“多跳”来完成任务。这种代偿行为会导致心脏越来越大,心功能也会越来越差,变成恶性循环。
安装三腔起搏器,可以将很小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的左右部分,让原本因心衰“慢半拍”的心室提前激动,这样就能赶上“大部队”,做到同步激动、同步收缩。这也叫做“再同步化治疗”。 如果能用上远程监控的起搏器,那么安全系数更高。
据悉,邹建刚主任2002年从美国留学回来,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他所在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科,每年累计为近百例心衰患者安装了三腔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