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院儿科医生人员不足,无法维持夜间急诊,从 2015 年 10 月 13 日开始,本院儿科门急诊时间调整为 8 时 -22 时,22
时后需要就诊的患者可前往瑞金医院儿科急诊。」昨晚,沈小姐带着孩子去家附近的黄浦区中心医院看病,意外看到了这张贴在儿科诊室门口的儿科急诊夜班停诊通
知。
看病孩子大增,沪上儿科集体「发烧」,儿科医生缺失显得比往年更加严峻,因为招不到儿科医生,多家医院悄然关闭儿科急诊。根据最新的统计,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有 117 家,能提供急诊医疗服务的 76 家,三分之一没有儿科急诊。
医院贴钱让小儿科存在
在重庆南路上的卢湾区中心医院,两三年前就关闭了儿科急诊,理由同样是儿科医生严重不足。很难想象,这家二级综合医院的儿科只有 3
名医生:一个是今年已经退休的小儿科医生,医院极力挽留返聘留下;一个是明年即将退休的小儿科医生;儿科主任最近生病了,让本来就很艰难的小儿科愈加捉襟
见肘,小儿科主任不得不每周带病来帮忙看病一次。
「我们每年都在招小儿科医生,可是招不到。」说起小儿科,卢湾区中心医院医务科负责人一声叹息:招不到小儿科医生原因很多,一方面小儿科医生很少,另外一
方面是儿科医生不愿意到二级医院来,「我们这里的小病人不多,每天就附近的几十个小朋友,都是看常见病。周边的孩子得了病家长还是直接抱着奔去儿科医院、
儿童医院。年轻的儿科医生寻求不到成长的空间。」
和三大儿童专科医院及新华医院儿科的爆棚相比,这里显得比较冷清,不用排队,没有拥挤。「勉强开着。」一位护士说,小儿科公益性地存在,医院贴了很多钱,「退休和准退休的医生还能坚持几年?谁都心里明白,风雨飘摇的小儿科随时随地因为医生的离开而关闭。」
一人生病儿科就无法运转
事实上,沪上很多综合性医院小儿科医生都是出于极度匮乏状态。离卢湾区中心医院不远的三甲医院——第九人民医院小儿科医生只有 4 个,却挣扎着撑起一天 24 小时的门急诊,医生们白天晚上轮流转,科室里不能有一个人生病,否则小儿科就无法正常运转。
危机同样在前一阵子出现,其中的一位小儿科医生要退休了,怎么办?一度,九院小儿急诊明年一月一日起关闭的消息在业内盛传。不过昨天九院予以否认,医院将
尽最大努力返聘这位退休的小儿科医生,急诊坚持开下去。但是,这样的坚持依然让医院困惑,由于大多数家长喜欢挤儿童专科医院,坐镇急诊的小儿科医生淡季时
一晚上只看十几个病人,有时候甚至没有一个人来。这样的安排是不是资源浪费?
我国尚缺 20 余万儿科医师
「持续 10
余年的生育高峰给上海儿科带来了持续性的压力,长期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营。伴随着本次疾病的爆发,上海的公立医院尤其是儿童专科类医院显得不堪重负。
与此同时,这十年间,儿科的人才面临成熟人才流失与后续人才培养不足的窘境。这无疑也为儿科的现状雪上加霜。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营运院长余志庆说,「全面二
孩」后,儿科医师紧缺导致儿童看病难的问题将更加突出。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朱宗涵教授在 2011 年初曾指出:1998
年,教育部为了拓宽专业面,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于 1999
年起停止招生,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这意味着,12 年来我国新型儿科医生培养机制一片空白。他同时指出一个令人非常沮丧的事实是,15
年来,全国儿科医生仅增加 5000 名。关于儿科医生的缺口,最普遍的数据引用来自于朱宗涵教授的估计。他曾指出,2008 年,全国共有儿科医生
6.17 万人,但 0 至 14 岁的儿童却有 2.3 亿,比例约为 0.2598 个儿科医生 / 千儿童。参照美国 1.4558 个儿科医生 /
千儿童的比例,我国至少还缺二十余万儿科医师。
儿科医生工作至少 10 小时
事实上,医院可以扩建,但儿科医生无法速成。儿科之难,在于儿科也被称为「哑科」:病情孩子讲不清,家长也讲不清,是最考验医生的学科之一。更难的是,儿
科穷、苦、累、险,就是做医生也不要做儿科医生,这几乎成为所有医生的共识。儿科医生多糟心?记者调查发现,儿科医生每天工作 10
小时成为了「起步价」。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总医师丁颖介绍,「我们一个医生平均一天至少要看 100 个病人,从早上 8 点看到晚上 8
点已经是常态了。」
如今,儿科医生看的不只是孩子,还有「没长大」的独生子女第一代。小儿多是常见病。病好看,但是焦虑难治。「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
科」。过去,「吵吵闹闹」的小儿科是指儿科医生要在孩子的哭声中工作。而现在的吵吵闹闹似乎变味了,儿科医师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危险。越来越多的儿科医生已
心知肚明:给孩子看病,还得哄焦虑甚至暴躁的家长。
从医疗体制进行顶层设计
几个月前,国家卫计委出台了一项医师资格考试新规。新规称,为了缓解院前急救、儿科岗位专业人员匮乏现状,从今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儿科「降分录取」,社会一片哗然。
更多儿科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仍不给予儿科医生合理的待遇,提升职业吸引力,无论医院建得多好,「只能继续招收其他专业淘汰下来的学生给孩子看病」。随之而
来的,可能是新一轮的恶性循环:儿科一再降低用人标准,医疗质量逐步下降,医患矛盾随之激化,暴力事件增多。与此同时,每一次暴力事件使得更多学生远离儿
科专业,加速医生流失。而这一切的后果是:「儿童看病只会更难。」
如何拯救中国儿科医生?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幼保健院院长段涛教授把脉,应该从医疗体制上进行顶层设计,整体提高医生待遇,调整儿科收费标准。在国外,
专科医生收入市场化调节。要解决儿科医生目前的困局,一位资深的儿科医生也呼吁放开医疗服务价格管制、放开医生自由执业,让儿科医生能为自己定价,能让市
场定价,回归本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