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近日出台《湖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今后五年内不再审批新设公立综合医院、新增6万张床位用于社会办医。
湖北省这份《规划》,是今年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地方对应文件。全国的规划纲要首次对医疗机构的床位规模提出了
量化指标: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的床位数为4.8张,其中公立医院床位数3.3张,社会办医床位数1.5张;并据此提出,按照每千常住人口床位不低
于1.5张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
湖北省更进一步,把未来5年所有的床位增量都划给了社会办医。这应该是首个如此表态的省份,体现出对社会资本办医的空前支持。
增量的戏法
控制公立医院的发展规模,甚至可以追溯到本轮新医改启动之前。在2006年初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时任原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卫生部将从严控制公立大型医院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抑制医疗规模盲目扩张。”
2009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即本轮新医改的方案出台,明确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
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此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国办发【2011】10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县级公立
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意见》(国办发【2012】33号)连续明令禁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6月,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这是首次以下发文件的形式来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
该通知规定,将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规划纲要(2015-2020年)》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和资源配置标准。在规划纲要出台前,各地要暂
停审批公立医院新增床位。
不过上述政策意图并未得到完全的贯彻,公立大医院仍然在各地不断扩张。一种是以“优质医疗资源重新布局”的名义,在大城市的郊区建分院;另一种则较为隐蔽
——例如天津市在2012年全市卫生工作推动会上宣布,全市公立医院原则上将不再新增床位,所有预留床位全部作为社会资本办医发展空间;但同时又说“公立
医院可以与社会资本合资合作举办独立的医疗机构,实现公立医疗资源增量创新”,这等于是给公立医院的变相扩张开了口子。
由此“十二五”医改规划的有关目标势将落空。比如原来提出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根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
计年鉴(2015)》,截至2014年度,民营医院床位数835,446张,只占全部床位数4961161的16.84%.根据以往的发展速度,要在“十二五”末年的2015追上这个目标几无可能。
政府先兜底
公立医院的扩张为什么难以控制?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曾撰文指出,政策不配套,促使公立医院为了生存不得不扩张。
首先公共财政的投入方式,是按照医疗机构的人头数和床位数来计算的;其次医疗服务价格标准过低,与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严重背离,医院必须依靠增加服务量或
是搞特需医疗求发展,这样必然刺激规模扩张,必然刺激购置大量高新设备。另外现行政策也对规模扩张起到了促进作用。比如基本医保报销比例的设置刺激了患者
的“住院”需求,也促使医院增加床位。
徐毓才指出,要遏制公立医院扩张,需要夯实政府办医责任。2013年下半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
而今年12月18-21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重申了十八届三中全文有关精神:“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上述文件的含义,无非就是政府与市场各司其职。与此相一致,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近日为“十三五”医改定调: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
12月22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李斌作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她表示,深化医改“十三五”规划
的编制,应坚持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理念,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
革,推动建立成熟定型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李斌在报告中透露,截至2014年底,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占22%.也就是说,这一单项指标已达到“十二五”医改规划目标;但从江苏等地的相关数据看,在提供住院服务方面还存在巨大差距。李斌表示,“十三五”期间仍将积极促进健康服务业和社会办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