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实施零差率销售,药价降了;大型医用设备检查费用下调,做CT、磁共振、超声检查等项目更便宜了;到基层医院看病也能享受到市级专家坐诊……”医 改,近几年来关注度很高的一个词,事关百姓健康与生活。今年4月1日起,我市在巩固之前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医改,以实现转换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为政策核 心,通过统筹推进各项重点综合改革,将系列“惠民清单”呈现在老百姓面前。
一份医改清单
时间回到九个月前。对于霍邱县夏店镇居民周长友来说,出现在他脸上的更多的是愁容,高昂的药价让这个“老病号”几乎很少在医院开药。“医院的药价确实要比外面高。”周长友向记者坦言。
其实,让周长友烦恼的只是近年来就医众多问题中的一个缩影。过去一个时期,我们的公立医院采取“以药补医”机制,以药品的高利润拉动医院的经济效益,“公
益性”和“非营利性”特征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加上监管制度缺陷和公共财政投入不足,随之而来的是医疗资源配置失衡,过度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
医疗机构之间缺乏衔接和协调,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就医流程和转诊制度,病人越来越集中到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萎缩,合格医务人员缺乏;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导致医院生存发展偏离非营利性轨道和社会公益目标。
2012年底,我市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两年多来,改革总体进展顺利,初步实现了“患者负担能下降、医院收入不减少、医保资金可承受”的改革目
标。今年4月1日起,我市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基础上,围绕患者就医负担不增加和医务人员收入不减少的原则,启动市级公立医院“三同步”综合改革。
市属公立医院全面取消15%的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同步调整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的费用,明确包括CT、磁共振、超声检查在内的大型医用设备检查类
项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下浮10%(省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适度提高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察、手术、护理等价格,将挂号诊疗费调整为门诊诊察
费,将药事服务成本、挂号费纳入其中,价格整体上调,费用分别为普通门诊10元,副主任医师20元,主任医师20元,知名专家门诊50元。
同时,对不同级别医院实行分级定价,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之间保持10%至20%的价差。在就医负担不增加前提下,在市级医院看小病、常见病花费的钱会增加,看大病、重病花费的钱会减少,从而引导患者逐步形成小病首诊在基层的就医习惯。
此外,通过控制药品占比、耗材占比、门诊服务数量和时间,提高人员支出占比,逐步建立以医疗联合体、预约诊疗为切入点的分级诊疗制度,以规范技术使用、合
理控制费用、提高诊疗水平为着力点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制度,以信息化支持下精细化、专业化、社会化为重点的现代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以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为
出发点的医疗服务信息社会公开制度,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落脚点的医院人文关怀制度。综合运用价格、医保支付、绩效考核等激励约束措施,并辅以必要的行政
规范,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
感言:让“公立”回归“公益”
公立医院是我市医疗体系的“主力军”.公立医疗体系布局和运行是否合理、服务是否良好、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关系着老百姓的生命健康和就医感受。
近年来,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调整,老百姓得到了很多实惠。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来推行的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通过医药价格“两降一升”,调整患者就医的费
用结构。从一段时间的运行情况来看,医院门急诊和住院人次、门急诊和住院次均费用、药占比均呈下降趋势,医疗收入中的诊察、手术、治疗、护理费等收入的占
比普遍提高,药品费收入和大型检查费收入占比下降,这说明医院收入结构趋于优化。不过,数据只是一张汇报的成绩单,而广大患者是用自己的就医体验来进行点
评,他们希望在医改中获得的利益不单单体现在价格上,更重要的是能体验到更好的就医服务品质。
今年下半年,根据《六安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市卫计委委托社会中介对我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组织开展了一次群众
满意度调查,从分类统计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患者认为公立医院在服务品质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这些体验一方面从刚性的数据中来,但是更真实的认同还是在感
性的点滴中。
随着医疗技术向不同层级医疗机构的全面普及,民营医院规模的飞速增长,和民众对医疗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公立医院将会直面技术壁垒逐渐消融、民
营医院竞争者日渐壮大和服务内容与患者需求无法匹配的尴尬局面。所以,医改的设计和推行绝对不能让数据和体验对照,而是要理顺政府出资者、医保机构、医
院、患者各方权责关系,集尽一切力量激励医疗服务追求治病救人的目的,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药品回归治病功能,真正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
服务理念,全方位的改善患者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