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资讯头条 > 医生从“单位人”逐渐走向“自由人”

医生从“单位人”逐渐走向“自由人”

收藏
来源:新浪新闻 2016-01-18 09:34

深圳维世达胜凯名医诊疗中心成为深圳医生多点执业的一个平台,名医可以直接拎包加入开诊或者设立独立的诊所。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今天有100多个患者预约,都看不过来了。”在罗湖人民医院中医科诊所的门口,接诊的中医罗江萍着急地说,下午5时快到下班时间,但是她的门外还排了很多患者。

作为罗湖区的名中医,来找罗江萍看病的患者非常多。根据医院的排班,她一个星期要上4天班,每天预约的病人都有100多个,但是依然有很多老病友挂不上她的号。于是,去年她主动申请了医师多点执业,依托一家中医互联网医疗平台接受病人的预约,帮在医院挂不到号的患者看病。对于罗江萍的“铁杆粉丝”来说,“医院挂不到号,可以预约到中医馆去找她。”

 在深圳,与罗江萍一样开展多点执业的医生越来越多。2015年7月1日起,深圳在广东省内先行先试,全面放开医师执业地点限制。多点执业政策的放开,打破了医生的单位束缚,从“单位人”逐渐走向“自由人”。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已经有756名医生进行多点执业的备案。

 1.家门口就可以看名医

 2015年5月26日,深圳市卫计委发布了《医师执业注册和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自7月1日起,在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临床、口腔、中医、公共卫生类医师,可以在全市所有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实现“统一注册,全市通用”。而且医师多点执业的报备程序也进行简化,医师只需要向第一执业地点进行备案即可以申请多点执业。从2015年11月20日起,开展多点执业的医生只需要进行网上备案即可,备案手续进一步简化了。

“多点执业全面放开对老百姓、基层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来说,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深圳华侨医院人事科负责人丁军说。多点执业能够促进医疗人才的流动,大医院的专家可以利用休息的时间,到基层医院或者民营医院进行多点执业,可以对这些医疗机构在技术上进行帮扶,解决医院疑难杂症和提高医疗水平。同时,由于大医院专家号资源有限,在其他医疗机构进行多点执业,更难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难题,“如果在家门口就能把病看好,老百姓就没有必要跑到大医院去。”丁军说。

王利是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手足显微外科的专家,从2014年开始到深圳华侨医院进行多点执业。华侨医院的手外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该科室有了王利的加入是如虎添翼。“王主任来了后,我们医院的甲床损伤病例不用再转送到关内医院去了。”丁军说。由于该院处在平湖工业区,手、足外科患者比较多,以前遇到的甲床损伤患者都没有办法收治,自从王利医生到医院进行多点执业后,有损伤的手足外科患者可以在家门口解决治疗了。

2015年7月31日,深圳首家名医诊疗中心——深圳维世达胜凯名医诊疗中心在南山区正式揭牌。这个新型的医疗机构搭建了一个医生多点执业的创新平台,吸引来自韩国、北京、广州以及深圳本地28名学科带头人以多种方式入驻,其中就包括深圳人民医院、南山医院、深圳市中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的多位名医。

维世达胜凯名医诊疗中心为引入的专家提供了四种多点执业模式:一是中心聘请专家坐诊;二是设立名医工作室,专家“拎包入驻”;三是以某一名医牵头,成立专科或是跨学科的名医联合体;四是由专家本人申请设立独立诊所等。名医诊疗中心成为深圳医生多点执业的一个平台,也成为深圳多点执业的一个突破口。

2.“吃螃蟹”的公立医院

 根据深圳市卫计委的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全市已经有756名医生进行多点执业的备案,这个数字与全市3.5万的注册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相比,显然仍是很少的一部分。

“其实在多点执业的人数远不止这些。”深圳市卫计委医政处副处长李林说,有的医生在开展多点执业但是没有备案。一些医生透露,原因在于医院不愿意让医生外出多点执业,医生们现在只能观望医院的“表情”。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深圳有公立医院也开始给医生“松绑”,让医生主动去多点执业。

 “从医院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好事,应该不要怕医生流失,但是医院和医生要建立一个协商机制。”罗湖区人民医院院长孙喜琢说。他所说的这个协商机制,就是《方案》中所提到的“契约关系”。

 根据《方案》要求,放开医师多点执业限制后,将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与医师的契约关系,将医师能否多点执业的事务交由医疗机构与医师协商确定,即医师与医疗机构通过聘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来约定医师的业务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安排、医疗责任等事项。为了鼓励医生的多点执业,罗湖区人民医院制定了《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从执业地点、执业条件、医师考核、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薪酬待遇分配以及医疗争议责任承担等多方面进行规范,这也是深圳首个出台管理办法,鼓励多点执业的公立医院。根据此办法,医师申请在正常工作日外出多点执业时,人力资源部将根据薪酬水平按执业天数扣除相应比例的一切福利待遇。对未办理正常手续而擅自多点执业的医师,医院将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出现医疗争议事件的,也由发生争议的医疗机构处理。

 “在目前的机制和体制下,放开医生多点执业对任何一个公立医院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孙喜琢说,深圳暂时未出现医生多点执业潮是可以理解的,医院也需要时间去调整和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据了解,截至目前,罗湖区人民医院已经有8名医生申请了多点执业。同时,为了吸引国内外的专家到医院多点执业,去年11月23日,罗湖医院集团的名医诊疗中心也正式开业,并面向国内招聘50名专家进行多点执业。

 3. 推动医院“单位人”改革

2015年11月,深圳华康移动医疗公布的一项由全国2728位医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医生最喜欢的执业方式是保留公立医院的职位,在体制内进行二次创业或者多点执业,占了30%。而“完全受雇于医院,全职在医院工作”或者“选择加盟某个医生集团或医生工作室”,分别是19%和17%。从调查可以看出,在体制内既保有公职,又可进行多点执业或者创业,是占多数比例医生愿意选择的。

大多数医生多点执业的意愿不能实现,恰好是由于他们与医院的关系所限制的。一直以来,公立医院对医生采取的是“单位人”管理制度。“要推动多点执业,必须要先改变医生与医院的关系。”李林说,目前医生属于“单位人”,与医院签订全职的合约关系,如果实行契约式管理,打破“单位人”的身份,医生不固定一家医疗机构,医生只与医院签订兼职合约,多点执业就能迅速开展起来。

盘活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让“单位人”管理变“自由人”的多点执业已是当务之急。此次,深圳“多点执业”改革力度更大,门槛准入开放度更高。

深圳市卫生计生委秘书处(医改办)处长李创表示,目前医生要实现多点执业几个前提条件,即医院必须要管办分开,医生必须是自由人,以及必须要有多元化的办医体系。要想多点执业成为一种常态,必须规范多点执业管理系统,建立医师执业的自律制度和医生专业技术评价制度,用行业的机制、资历规范和约束体制,来保障多点执业顺利运行。

而深圳正在推动“单位人”改革,鼓励医疗机构转换用人机制。2015年6月8日,《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在未来3年内,深圳的医生将与编制脱钩,这意味着未来深圳的医生将逐渐成为“自由人”。

不过,人事制度改革和多点执业改革都是医改中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深圳的破局而行,已经给被体制束缚的“单位人”打开了一个口子,放开对医生的管制,鼓励多元执业和多点执业,让优质医生资源合理流动,正成为深圳一种热潮。

关键词: 医生 多点执业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