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3日,时间已过12点,在成都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中心里,全科医生毕腊梅的诊室仍有2名患者在等候她看病。看过这两名患者,早过午饭时间,毕医生热了自带的盒饭吃后,又开始了下午的门诊。
记者了解到,在玉林社区卫生中心里,像毕腊梅这样的全科医生共13名,其中8名是副高职称,他们每人每天要看50多位患者,每周六上午还要带着自己的服务团队到社区去服务。
这些全科医生,被誉为离患者最近的医生。
覆盖社区全科医生与患者感情渐增
对于全科医生来说,与患者拉近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感情。
元月11日,成都市红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李艳华忙碌不已。一上午就有20多位患者挂了她的号,而每周她除在该中心门诊外,还要到社区走访特殊人群,这也是她重要的工作内容。
52岁的成都市民陈永芬是一位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病患者,她父亲年事已高,也患有多种慢性病,弟弟患有精神类疾病。在李艳华的记事本上,陈永芬是重要关注对象。只要有空,她就会到陈永芬家询问情况,做检查。
住在同一个小区87岁的张大爷也是李艳华的病员,老人唯一的儿子在国外工作,老伴已去世,一个人的日子让老人患上了抑郁症,李艳华经常上门陪老 人聊天。与小区不少住户一样,李艳华的电话,老人记得非常清楚,如果身体哪儿有不适,就会打电话询问。“社区全科医生和大医院医生不同,大医院医生更关注 病,全科医生更关注患者本人健康。”红牌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徐祥介绍,中心有7个全科医生,其团队服务覆盖整个社区,平时他们既负责门诊看病,又负 责到社区居委会开办讲座和义诊。长期上门服务,让全科医生们与住户成了朋友,有些老人不愿跟家里人讲的话,会跟全科医生讲。
截至2015年底,我省有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拥有至少1名全科医生,每万名居民平均拥有2名全科医生,位居西部首位。
多腿走路培养全科医生1.6万人
去年11月,屏山县鸭池乡卫生院全科医生张屹嵩飞赴江苏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全科医生特岗计划国家示范培训学习,这是他第三次参加这样的培训了。
2001年我省首次提出培养全科医生,在西部起步较早。省卫生计生委人事处副处长方晓明介绍,目前,全省已累计培养合格全科医生1.6万人。从 2009年起,我省对全科医生培养重点从城市转向乡镇卫生院,至今已培养了7000多人,使95%以上乡镇卫生院至少拥有了1名全科医生。
面对需求量巨大的全科医生,我省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培养办法,对已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通过1年全科医学培训,转岗为全科医生;本科生 毕业后再到指定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已培养了700多人;对专科毕业生采取“3+2”方式,即3年专科毕业再接受2年专业培训,成为助理全科医生。 “2010年,我省实施了针对全科医生的定向培养,普通高考上本科线的学生,直接学五年,入学前签订协议,毕业后到签约地工作。至今已有3300多人成为 定向学生。”
一些市县也量身打造全科医生。去年初,屏山县公布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招聘信息时,书楼镇中心卫生院临聘医生卢胜英简直不敢相信,中专学历的她也能参加招聘。如今通过岗位考试的她,已成为屏山县清平彝族乡卫生院一名全科医生。
作为我省全科医生特岗计划试点县的屏山县,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乡镇放宽全科医生招聘条件,这一举措吸引了乐山、内江、南充等地人员前来报考,目 前屏山县公招特岗全科医生19名,培训全科医生29名,提前实现了乡镇卫生院拥有1-2名全科医生,中心卫生院拥有2-3名全科医生的目标。
改善待遇让全科医生成为“香饽饽”
方晓明介绍,我省目前虽然已达到国家对全科医生的最低要求,但距2020年实现每万人中平均有2.5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仍有5000多人的差 距。“全科医生流失情况时有发生,这两年我们就流失了2名全科医生。”成都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卿立刚告诉记者,这2名全科医生是在经过一年培训 后,一人去了外省,另一人去了民营综合性医院。去年,屏山县招录的19名全科医生也有2名流失。
全科医生流失原因很多,最主要还是价值体现和执业前景。方晓明分析认为,目前,乡镇卫生院一名中级职称的医生平均每月3000元,这个水平留不 住人。在准备读医学院的学生眼里,如果读了全科医学,今后只能在基层工作,这也让不少学生止步于全科医学。同时,有不少医生认为,全科医生很难做到专业上 的精和深,不像专科医生,可以在专业上有大的发展,职称评定上,全科医生在学术、论文上也相对处于劣势,副高正高评定通过率也差一些。这些原因都导致不少 人不愿当全科医生。“要让全科医生成为‘香饽饽’,就应体现全科医生的价值。”卿立刚说,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副高职称的全科医生挂号费只有2元,而在 大医院副高职称医生则高出很多,这没有体现出全科医生的劳动价值。徐祥认为,除体现价值外,全科医生的再培训和能力提升也需加强,但现在社区的全科医生十 分忙碌,难有时间接受再培训。
为了留住人,屏山县正在努力探索,除中央、省财政支持外,县财政按每人每年1万元至1.5万元标准设立全科医生津贴,对到艰苦边远乡镇工作的全科医生给予每人每月200元至800元的工作补贴,确保全科医生中助理医师年收入不低于8万元、执业医师不低于9万元。
∥传真
到2020年
101个民族县贫困县全覆盖妇幼健康服务
本报讯 省卫计委近日出台《四川省妇幼健康服务对口支援工作方案》,充分发挥全省妇幼健康服务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采取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方式开展对口支援,到2020年,实现对101个民族县贫困县妇幼健康服务全覆盖。
全省每年将安排310名医务工作者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机构不间断地蹲点帮扶。对口支援分3个类型:一是华西第二医院、省妇幼保健院、自贡 市妇幼保健院分别对甘孜、凉山、阿坝州州级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帮扶,重点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和急需配备设备,加强妇幼临床保健学科建设,加快建立稳定的远程医 疗服务合作关系。二是安排全省经济条件较好、妇幼健康服务能力较强31个县(市、区)对口三州的31个县进行帮扶,长期蹲点帮扶技术人员不少于2名,重点 提高31个县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三是对剩余70个贫困县,安排相关市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其区域医疗卫生总体资源,统筹派遣相关科室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到70个县级妇幼保健机构开展支援,重点提高受援单位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快降低70个贫困县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
为保障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省卫计委每年将统筹安排省级资金共计2430万元,对专家蹲点、产儿科急救通道建设等进行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