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9日,记者在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到医生陈晨的时候,她正在为社区里一位老年患者量血压,这样的病患今天她已经接诊了近100位。陈晨每周有3至4天会像这样在卫生中心作为全科医生接诊。而另外1至2天,她将奔走在彭浦新区的大街小巷,作为家庭医生去到每个患者家中为他们诊治疾病、体检保健。
陈晨说,“家庭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就像朋友一样,有一份感情在那里,感觉自己每天都在实实在在地为社区里的居民做事情。”从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13年来,陈晨一直都在社区医生的岗位上辛勤工作。2011年,上海试点家庭医生制度之后,陈晨成为较早的一批家庭医生。作为家庭医生出诊,每天要走访10个病人,到今年为止陈晨已经接手部分病人超过5年。
家庭医生面对的病人多是老年、残疾或者其他一些出行不便且病情稳定的患者,针对的多是慢性疾病。但是,即使是慢性疾病也会有紧急和危险的情况出现。
70岁的有抑郁症病史的独居老人李奶奶是陈晨的病人之一,每个月陈晨都会去李奶奶家中为其检查身体。有一次,陈晨发现李奶奶的血压突然升高了许多,细心的她立刻决定为李奶奶加了一项评估抑郁症的测试,结果显示李奶奶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陈晨随即通知了李奶奶的子女。开始李奶奶的子女觉得妈妈的抑郁症已经很多年,对此评估不以为然,在陈晨的多番苦劝之下,其子女决定带李奶奶去专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结果证实了陈晨的诊断。抑郁症最严重会引发患者自杀,这对于独居老人来说后果不堪设想。最终李奶奶在专科医生和社区医生共同帮助之下缓解了病情,血压也下来了。事后,李奶奶的子女十分感激陈晨在家庭医生身体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地发现了老人的病情。
陈晨的丈夫从2014年开始被单位外派出国,每年只有短暂的时间在家,今年也是除夕前一天才能回来。平日里,白天上班,晚上一个人带着5岁的儿子,陈晨自嘲自己是个“女汉子”。但是,“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有一次,正值2015新年初始,当时不到四周岁的儿子发热好几天不退,刚出夜班的她带着儿子赶到附近的医院,等补液结束,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在回家途中,看着路上满满的欢度元旦的人群,听着漫天烟花的声音,再看看怀里儿子因为生病而显得特别小小的憔悴的面孔,陈晨倍感迷茫。“不过,总的来说儿子对我还是很满意的”,陈晨幸福地甜笑着说,“我晚上从来不参加任何应酬,工作八小时外的时间都是在陪伴儿子,呵护家庭。”
上海市在医疗领域引入西方“HIS”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家庭医生是该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陈晨就是上海5000多个家庭医生中的一员,社区中所有居民都是他们的服务对象,他们对所有的病人进行一个管理和转诊,筛查出需要转诊的病人转给专科医生,这样既节省了整个医疗资源,又给患者提供了一系列连续的、完整的服务。
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上海两会上,家庭医生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提高社区医生薪酬等问题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每一位家庭医生默默无闻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上海市推行全面医疗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