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全球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在2013年导致841,000例患者死亡。作为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国家的胃癌流行病学和组织病理学存在差异。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显示,亚洲和西方国家的胃癌发病率和总生存率有显著差异。与中欧和西欧相比,东欧地区年龄校正的胃癌发病率更高。这些地理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人群特异性基因风险因素和感染原导致的,如幽门螺杆菌(该病菌是胃癌的致病因素)。
早期胃癌的确诊具有挑战性,因为临床症状通常会在疾病晚期才显现,这样就限制了外科治疗选择。考虑到全球胃癌患者生存率低,特别是转移性胃癌患者,因此发现新的治疗药物的需求十分迫切。
目前胃癌患者的治疗状况欠佳,主要是由于无论疾病亚型如何,胃癌患者普遍接受单一类型的治疗。目前胃癌的分类采用临床病理标准,然而现有的分类系统不足以指导胃癌的个体化治疗。对胃癌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的理解可以促进对胃癌的分子分型和新药的研发。《肿瘤学年鉴》杂志于2016年2月9日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对胃癌的分子分型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医脉通整理文章要点如下。
根据不同的组织结构对胃癌进行划分:最流行的两种分类方法为Lauren分类和WHO分类。根据Lauren分类法,胃癌被分为两种亚型(肠型和弥漫型)。WHO系统将胃癌分为四种亚型(乳头状癌,管状癌,黏液癌和低凝聚型癌)。而目前,现有的病理组织系统有时会影响内窥镜或手术选择,这些不足以指导个体患者的精准治疗。因此还需要其它的分类方法。幸运的是,近期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和高通量分析允许在高分辨率和分子水平上研究胃癌。这种分子谱数据大大促进了可能的胃癌驱动变异的识别,比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转录和表基因的改变。重要的是,理解胃癌发病机制中涉及的潜在驱动变异可以导向临床上重要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的发现。TOGA研究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在研究中,曲妥珠单抗(一种抗HER2抗体)联合化疗可以提高HER2/neu阳性胃癌患者的总生存。
近期,癌症基因组谱(TCGA)进行了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报告了与胃癌相关的基因变异的综合性发现,联合了来自不同平台的数据。基于对分子信息的整合分析,TCGA团队提出了将胃癌分为四种亚型的分类系统:EBV阳性,微卫星不稳定型,基因组稳定性和染色体不稳定型(C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