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称,国家卫计委正协调教育部,拟恢复儿科专业本科招生。自1999年停止招生的本科儿科专业,或将在17年后重启。这被认为是为即将到来的全面两孩时代,所做出的必要准备,也是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儿科医生荒问题的有效回应。
儿科医生荒由来已久。去年,广东、江苏等多地的医院曾出现儿科门诊停诊、限诊事件。早前发布的《2015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当前我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只有约0.43名儿科医生,远低于国际水平。同时,孩子看病难、儿科门诊一号难求、儿科医生高负荷工作等现象也屡屡见诸报端。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启儿科专业本科招生,对于培养更多从业者,增加儿科医生供给固然有着促进作用,但儿科医生荒,有着更加复杂的背景。仅仅寄希望于高校专业改革,并不足以根治这一社会痼疾。屡屡被提及而又陷入深水区的医疗体制改革,才是治本之策。
儿科医生为何短缺?人才培养渠道不畅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职业吸引力不足。大部分人才避之不及。医疗界流传着“金眼科、银外科、谁都别干小儿科”“宁治十成人,不治一孩子”的说法。儿科通常被视为“哑科”。儿童病患往往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的病情,且病情多变,哭闹无常,儿科医生往往要承受更大的工作强度与压力。加上家长的不理解,儿科成为医患纠纷的高发地带。
更尴尬的现状是,儿科医生虽然干着苦活、累活,却难以获得与自己的劳动相匹配的收入。因为诊治对象的特殊性,儿科医生能使用的药量与医疗检查极为有限,在“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儿科的创收能力自然受到限制,儿科医生难以获得应有的收入。2014年,中华医疗协会曾在包括福建省在内的7地开展儿科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儿科医生的工作量是其他医生的1.68倍,收入却仅为46%。这也是为什么儿科成为大部分综合医院的边缘科室,儿科医生成为找不到、留不住的稀缺资源。
事实上,近年来,主管部门并非未对此作出努力。去年,国家卫计委曾发出通知,允许在医师资格招考时,对儿科从业者开展加分考试。这被认为是变相的降分录取。但无论是降低门槛还是恢复本科专业设置,都未触及问题的核心。当一个职业不具备吸引力,无法保证从业者起码的体面与尊严,无法获得与他们的劳动相匹配的回报,吸引人才将是一个伪命题。即便高校重设儿科专业,它也很可能成为少有人问津的冷门专业。
探索并落实医疗体制改革才是核心所在。其中最关键的是利益分配机制的重构。广为诟病的以药养医机制亟待破除,所提供的医疗服务的数量与质量理应成为决定医生收入的依据与基础。唯有如此,儿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才能提高,从而缓解孩子看病难、儿科医生日子苦的矛盾。
除此之外,相应的配套改革也应全面跟上。例如,建立和完善分级诊疗体系,为综合性大医院分流病患;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儿科领域,让病者有更多选择;财政、职称等政策也应适当向儿科等特殊领域倾斜;在恢复高校儿科专业本科招生之余,创新儿科人才培养机制,尝试由政府支持的定向订单培养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