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液体检测”,可以在唾液中检测肺癌生物标志物正逐渐成为现实。
这种无创检测能够从唾液中检测循环肿瘤DNA,可显着减少等待活检结果的时间,以及降低成本和给患者带来的不便。
在2016美国科学发展协会年会(AAAS)中,加利福尼亚大学口腔医学院的David T. W. Wong博士讨论了一种新设备,称为电场–诱导释放和测量(EFIRM),即能检测唾液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标志物。
Wong博士表示,该设备与目前的测序技术相比较具有高精准度,并可协助临床涉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决策。
Wong博士说,该设备能够检测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与以活检为基础的基因分型100%一致。它可以检测最常见的EGFR基因突变,这些突变可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如吉非替尼(易瑞沙,阿斯利康制药公司LP)或埃罗替尼(特罗凯,基因泰克/罗氏)。
“新检测的第一个指证是肺癌,” Wong博士告诉Medscape医学新闻,“大部分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其中20%存在EGFR基因突变,吉非替尼可有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1~1.5年。”
该检测不仅仅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在肺癌之后,任何类型的癌症都可以检测,因为循环肿瘤DNA是普遍存在的。Wong博士说,ctDNA进入唾液,EFIRM是可以高灵敏度的检测到ctDNA。
Wong博士及其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唾液技术检测口咽癌相关突变的能力。
Wong博士指出,EFIRM是目前唯一的可以检测唾液中的ctDNA的设备。
除了是一种无创检测,2个主要的“卖点”是高效和低成本。
例如,活检结果可能需要几天时间才能给到医生,费用约为2000美元;基因突变分析需要2周,费用为450美元。
相比之下,唾液收集在1~10分钟完成,基因突变分析不到10分钟,然后短时间内由无线传送到医生。预计总成本将低于25美元。
正在进行的研究和临床试验
无创性的液体活检已经被许多研究人员提上议程,利用循环肿瘤细胞已获得癌症治疗的更多动力。
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在进行, ctDNA可用于筛查和诊断,用于监测治疗反应,以及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和靶向治疗的抗药性突变。
一项最近研究发现,对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的单细胞分析是可行的,可用于评估肿瘤的异质性。这可以帮助指导治疗决策。
然而,大部分研究使用血液样本获取ctDNA,而不是唾液。
Wong博士说,他们目前的检测应该被视为一种筛查工具,或仅在有症状的患者中进行的风险评估,而不是用来替代活检。
监管部门批准临床试验将在今年中期开始,先在中国,然后台湾。 “在亚洲,肺癌的发病率和致癌基因EGFR的突变频率比西方高三倍,” Wong博士解释道,“该技术是全球性的,所以我们预想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监管评估,特别是在亚洲的试验是成功的,这应该在2017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