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我国成了世界上第一糖尿病大国,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糖尿病人多了,胰岛素自然成了我们临床医生一种非常常用的药物,胰岛素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就是低血糖,这个我们医生都知道,但是下列的不良反应,你都掌握了吗?
1低血糖反应
这是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多发生在胰岛素注射后作用最强的时候;常发生于下列一些情况下。
① 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进餐。
② 因注射胰岛素量过大所致。
③ 高血糖纠正后没有及时减量。
④ 运动量增加。
⑤ 同时应用某些能增强胰岛素作用的非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如磺胺类、β -受体阻滞剂、水杨酸制剂等。
⑥ 比较瘦的患者,脂肪比较薄,把胰岛素直接注射到了肌肉内,吸收过快。
⑦ 合并妊娠等情况,此外还有肝肾功能不全、甲亢患者也相对容易发生。
低血糖早期表现为饥饿感、头晕、乏力、出汗、心慌等,严重时出现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糖尿病患者也应熟知这些反应,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进食或进糖水,严重者应静脉注射葡萄糖治疗。普通胰岛素为注射后2小时,多在白天发生。长效胰岛素为注射后14小时,多在夜间发生。
2Somogyi现象
somogyi(索 莫基)现象,在黎明前(夜间)曾有低血糖,但症状轻微和短暂在睡眠中未被发现,但导致机体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多次 低血糖症后,刺激胰岛A细胞及肾上腺发生反应性高血糖。所以就容易忽视黎明现象而增加胰岛素用量,导致夜间血糖更低。重者造成严重低血糖反应而危及生命。 所以这个现象值得警惕!
3水肿
糖 尿病患者在初次应用胰岛素时,部分患者在4—6天内可能出现水肿,因为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作用,经胰岛素治疗时出现水肿可表现为下肢轻度水肿甚至全身性水 肿。一般1—2周自行缓解。应给予低盐饮食,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水的摄入,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损伤。必要时可以应用利尿剂促进水肿消退。
4过敏反应
一般胰岛素制剂多为生物制品,且过去的胰岛素纯度较低,因而具有弱抗原性和致敏性,所以个别病人应用后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紫癜,极少数人出现过敏性休克。近年来随着高纯度胰岛素的应用,过敏反应较少见。
5视力模糊
由于应用胰岛素后,血糖迅速下降,使晶体和玻璃体的渗透压改变,导致其性能改变引起视力模糊。这个一般可以自行恢复。
6胰岛素抵抗
由于长期应用胰岛素,血中出现胰岛素抗体,导致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100—200单位,此称为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抗药性。这种情况下可以改用其他种属的胰岛素或者加用口服降糖药物。
7局部反应
注 射部位可有红肿、发热、发痒、皮下脂肪萎缩等。皮下脂肪萎缩可能同胰岛素制剂不纯相关,而皮下脂肪增生可能因胰岛素有刺激局部脂肪增生的作用有关等。因此 最好更换纯度较高的胰岛素,选择注射器并注意轮换使用,一般注射部位为上臂前外侧,大腿内侧,臀部及腹部,每次注射要改变部位,1周内不要在同一部位注射 2次,以免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同时采用热敷、按摩等理疗,可使其慢慢恢复,也可用局部氧疗法或用地塞米松局部注射。
8皮肤感染
由于胰岛素需长期注射,注射部位消毒不严造成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发生脓肿感染。因此要不断更换注射器;注意皮肤清洁;或局部消毒:注射区域有计划轮流注射;出现脓肿时应切开引流。
9体重增加
最初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大多都有体重增加。这可能同胰岛素有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及血糖得到控制有关。而体重增加却不利于糖尿病控制,配合饮食控制及积极的体育锻炼,加用双胍类及糖苷酶抑制剂有助于保持正常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