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血液中,总胆红素应该<23.5 μmol/L,直接胆红素<6.5 μmol/L,间接胆红素<17 μmol/L,当血液中胆红素过多时,就会产生黄疸,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由于新生儿皮肤颜色较红,因此需要胆红素升高较显著时,才有皮肤黄染,而轻微胆红素升高患者皮肤并不出现黄疸。巩膜发黄是确定黄疸最可靠的指标。
新生儿黄疸很常见,多数是生理性的,可自愈。但有一部分是病理性的,如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需要正确治疗,否则危及生命。因此,如何明确新生儿黄疸的原因、采取正确治疗措施,极为重要。 以下就从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着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处理方法。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较为常见,由于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70~90
d)、破坏快,同时肝细胞摄取、结合、转化和排出胆红素功能不足,因此多数健康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可有轻度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称为生理性黄疸。其血
清总胆红素>34 μmol/L,但≤221 μmol/L(早产儿≤257 μmol/L),无贫血。临床特点是在出生后2~4
d巩膜、皮肤有轻度黄染,5~7 d达高峰,10~14 d消退,早产儿可延长至1个月开始消退。婴儿一般情况好,食欲、大小便均正常。
处理方法:不需特殊处理。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见于纯母乳喂养儿。早发型发生在出生后3~4 d,黄疸重;迟发型发生在生后7~14 d,黄疸轻。停止喂母乳后,胆红素下降>50%,再喂母乳后黄疸又出现,但程度轻微,以后逐渐消退,预后良好。 处理方法:治疗只需停喂母乳2~3 d。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产生的原因是红细胞破坏过多、过快,使血液中间接胆红素增高。常见的疾病:①母子血型不合(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最多见);②红细胞酶缺陷(如
G-6-PD缺陷等);③红细胞结构缺陷(如球形细胞性贫血),其临床特点因病而异。常见的ABO血型不合,在出生后1~2
d即有黄疸、间接胆红素增高(>221 μmol/L),严重者有显著贫血和网织红细胞增多、大便发黄、尿为深黄色等表现。 处理方法:对黄疸严重者(总胆红素:足月儿>204 μmol/L,早产儿>170 μmol/L)可采用蓝光照射,对少数严重ABO血型不合,如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68 μmol/L,血红蛋白<120 g/L,伴水肿、肝大、脾大、心衰者,应立即行换血输血治疗。
阻塞性黄疸
主要见于先天性肝内肝管或肝外胆道闭锁,其临床特点是生后2~3
d,胎便排完后,大便为白陶土色,直至1~1.5个月后。黄疸严重时,大便表面或其浅层为浅黄色。出生后1周左右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肝脏肿大,并呈
进行性加重,且质地变韧,最后发硬。血常规检查无贫血,早期血液直接胆红素进行性增高,1~2个月后,由于肝功能损害,间接胆红素也升高。 处理方法:经胆道造影明确为胆道闭锁后,及早手术治疗。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由于在新生儿期发病,婴儿期症状明显,因此也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各种感染和先天性代谢异常有关。在黄疸时期主要症状、黄疸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及轻重程度上,差别很大。多数患儿肝脾肿大,血清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都增高,伴肝功损害。 处理方法:应
针对其可能病因进行保肝治疗(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维生素C、辅酶A、二磷酸果糖、门冬氨酸钾镁等)。退黄治疗也有一定疗效,治疗药物有利胆素、尼可刹
米、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中药四川大金钱草(30~60 g)用水200 mL煎至50~100
mL,分2次服,此药有促进胆汁分泌、松弛胆管括约肌的作用。
链接:黄疸是如何形成的?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过高导致的。红细胞破坏后,产生间接胆红素(又称未结合胆红素)进入血液,这些间接胆红素经过肝脏代谢,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又称结 合胆红素),经过胆道、胃肠排出体外。由于红细胞破坏过多(如溶血性贫血)或肝功能异常(如肝炎),使间接胆红素不能完全转化为直接胆红素,使血液中间接 胆红素增高,或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后,不能完全由胃肠道排出(如胆道梗阻),使血液中直接胆红素增高,以上几种情况都可产生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