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肿瘤科 > 癌症治疗新思路:基因调控或可抑制细胞癌变

癌症治疗新思路:基因调控或可抑制细胞癌变

收藏
作者:孙国根 方艾青 来源:医学论坛网 2016-04-12 10:20

医学论坛网讯 (记者 孙国根 通讯员 方艾青)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蓝斐教授实验室与施扬教授、石雨江教授 实验室合作,经5年多艰辛努力,终于发现癌细胞中遗传物质载体染色质中的“增强子”一旦失控,就会过度强化附近癌基因的活性,导致细胞异常甚至癌变,更重 要的是,研究团队在“组蛋白”上找到了调控基因活性、抑制癌变的“开关”。该成果为未来个体化治疗癌症提供了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思路。4月7日 国际最权威的三大学术期刊之一的《细胞》杂志刊登了这一重要成果。

癌症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潜在的原因有很多,除DNA序列突变外,还有很多DNA之外的因素。长期以来,科学家认为DNA作为细胞主要遗传 物质基础,携带遗传信息片段,在漫长进化过程中,DNA序列会发生缓慢变异,以此适应环境变化,然而真实情况是,生物体适应外部环境的速度,远高于基因突 变速度,仅靠人类DNA序列本身,已无法完全应付外部环境变化。研究发现作为遗传物质载体的染色质上,还存在另一种物质,叫组蛋白,它有支撑和保护DNA 的作用,并有很多功能“开关”,在稳固基因组同时,可调控基因表达,抑制癌变。

以往科学界一直认为体内一种“高甲基化状态” 出现在基因起始区,“低甲基化状态”则出现在“增强子”区。增强子虽本身并非基因,但对附近基因活性调节至关重要,一旦失控,可直接导致其附近基因活性失 控。研究中,该研究团队意外发现,高甲基化状态竟然也会出现在“增强子”区,使“增强子”过度活化,并增强附近癌基因活性和细胞转移能力,易造成癌变。研 究团队“顺藤摸瓜”,终于找到一种名为“RACK7”的蛋白质,它可吸引名为“KDM5C”的组蛋白改变状态(即由高甲基化状态转化为低甲基化状态),即 限制了爱惹事生非的“增强子”的活性,使周围基因表达保持在正常状态,从而阻止细胞癌变,这好比在组蛋白上找到了可调控基因活性的“开关”。

该发现,不仅首次提出了“增强子过度活化导致癌变”的理论,并首次证明增强子过度活化与“RACK7”蛋白质之间存在关联,更重要的是, 由于很多癌症患者体内存在RACK7和KDM5C突变现象,因而无法对“增强子”活性进行限制,使得本应保持低活性的癌基因异常活化。如今这一增强子活性 调控机制被揭示,不仅对癌症发生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解释,并对个性化治疗癌症有潜在的医疗价值。

关键词: 癌症 细胞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