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论坛网讯(记者 程守勤 通讯员 吴叶青 庞芳)5月26日,2岁的糖糖(化名)高兴地趴在妈妈的肩头,因为她的心脏复查结果证实一切正常,妈妈答应给她买个新玩具。与别的室间隔缺损患儿不同,糖糖在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接受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没有开胸,而是通过胸前穿刺的方法完成了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该患儿恢复得很好,胸前只留下一个红红的小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证实,采用这种方法对膜部室缺的治疗是国际上的第一次尝试。
糖糖的母亲告诉记者,早在糖糖四个月的时候因为体检发现心脏杂音,就到南京儿童医院心胸外科就诊,心胸外科主任、知名小儿心胸外科专家莫绪明教授接诊后,发现孩子存在室间隔缺损。因为孩子太小,手术需要采取开胸手术,依靠体外循环,不仅风险较大,术后还会留下比较大的疤痕。糖糖的母亲舍不得孩子受这么大创伤,另外当时孩子的情况并不严重,于是莫绪明教授给糖糖的母亲建议是,等孩子两岁的时候再定夺。
今年4月底,患儿如约来到南京儿童医院,为患儿完善各项检查之后,莫绪明教授团队专门召开了术前讨论会,结合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并在征求了孩子家长意见,最后决定为糖糖施行经皮胸前穿刺室间隔封堵手术。
这种手术方法是在麻醉和超声的配合之下,利用穿刺针在患儿的胸前穿刺,再利用专用管道输送封堵器进行室间隔的封堵。“这种手术在普外科曾经有人应用过,我们的团队最近几年一直致力于将其应用到心脏手术中,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而之前的尝试主要是用于心脏手术之后的二次修补,这是我们第一次对初次心脏手术的患儿应用这种新的手术方式,”莫教授说。
5月5日,莫绪明教授团队在经过严格的术前准备后,根据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资料,在胸前超声、食道超声双重严密监护下,在麻醉科的大力配合下,在患儿胸前第4肋穿刺,形成一个针眼大小的小孔。有了这个针眼大的小孔后,医生将导丝通过输送鞘送入胸腔内,导丝的走向和操作都由影像设备来显示,伞状的封堵器也顺着输送导流到达心室后打开,置入心脏内缺损处,完成封堵。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了十几分钟就顺利结束,术中患儿几乎没有出血。
莫绪明教授介绍说,这例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小儿心脏手术又有了一种新的手术途径,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这种手术具有无切口、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不影响胸骨形态与发育、费用无增加等诸多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