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2016于 2016 年 3 月 17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会中发布了 CIT 年度最新临床试验、众多国际知名学术组织与 CIT 举行了精彩的联合学术活动,内容涉及广泛。本文对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问题进行回顾。
阜外医院颜红兵教授: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是否应一次处理?
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血运重建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次CIT大会中,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颜红兵教授对此展开阐述。
颜红兵教授指出,2015年10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协会共同对STEMI患者的急诊PCI指南作出修订,指出直接PCI时对于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稳定的患者,提倡一次性处理多个病变。实际在临床实践中面临很多问题,患者年龄、体重、出血史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临床决策。即使是最新的临床研究比如CULPRIT研究,虽然证明A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一次处理所有病变获益,但是非梗死相关动脉闭塞发生率增加。面对这种患者如何选择?血液动力学稳定的A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如果处理非梗死相关动脉,颜红兵教授个人认为取决于以下两点:第一是抗栓治疗是否足够;第二,解剖是否不太复杂,比较容易处理,否则还是应分次处理。因为急诊PC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一次性处理最担心两个问题,一是担心损伤非梗死相关动脉或分支较大的血管,二是担心导致高血栓事件负荷状态的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
纽约长老会医院Ajay J. Kirtane:STEMI患者PCI期间行血栓抽吸是否会有额外获益?
目前,血栓抽吸已广泛应用于STEMI患者的PCI治疗中,然而这种策略的运用尚存争议。CIT 2016期间,TOTAL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之一,美国纽约长老会医院心脏介入中心主任Ajay J. Kirtane教授对TOTAL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
Ajay J. Kirtane教授指出,TOTAL研究是一项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价STEMI患者在接受PCI期间行血栓抽吸是否会有额外获益。研究共纳入10732例发病12小时内就诊的STEMI患者,并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常规血栓抽吸+PCI组或直接PCI组。研究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或心衰组成的复合终点(180天内),安全性终点为脑卒中(30天内)。结果显示,血栓抽吸组和直接PCI组180天内主要终点发生率无差异(6.9% vs. 7.0%, P=0.86),但血栓抽吸组30天内脑卒中发生率显著高于直接PCI组(0.7% vs. 0.3%,P=0.015),180天内的脑卒中发生率也较高(1.0% vs. 0.5%,P=0.002)。随访1年的结果显示,血栓抽吸组和直接PCI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仍无差异(7.8% vs. 7.6%,P=0.99),而1年内血栓抽吸组的脑卒中发生率仍显著高于直接PCI组(1.2% vs. 0.7%,P=0.015)。
总体而言,该研究对接受PCI的STEMI患者可将血栓抽吸作为标准治疗的观点提出了质疑。Ajay J. Kirtane教授指出,当前指南也未推荐接受PCI的急性心梗患者进行血栓抽吸。此种情况下是否应进行血栓抽吸,尚无足够的证据支持,仍需进行更多研究评估。
浙大二院胡新央:用FFR评价STEMI 患者狭窄冠状动脉的功能状态
FFR ,即存在狭窄病变时血管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正常状态下时血管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CIT2016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胡新央教授介绍了 FFR 的临床应用和数据解读。其中关于STEMI 患者应用部分如下:
不推荐在 STEMI 急性期(发病 6 天内)使用 FFR 评价犯罪血管病变和指导治疗策略制定。发病 ≥ 6 天的犯罪血管 FFR 测量仍可靠。对于 STEMI 患者的非犯罪血管临界病变可考虑进行直接 PCI 的同时急性 FFR 测量,以决定后续的治疗策略。
阜外医院杨跃进:中国各级医院STEMI救治水平差距较大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认为,中国STEMI救治现状的最大特点是医院发展极度不平衡,水平差距较大。既往研究显示,各级医院STEMI死亡率差异显著,省级医院约5%,市级医院约7%~8%,县级医院约12%。可见提升STEMI救治水平的关键在基层,但大医院也有进步空间。杨跃进教授强调,STEMI救治涉及多方面因素,临床技术、临床用药、个体化医疗等多方面仍有进步空间,且需要综合提升。此外患者教育也不能忽视。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