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平台医学资讯

资讯中心 > 医学进展 > 传染科 >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

收藏
来源:WHO 2016-07-31 17:00

  重要事实

  ●戊型肝炎(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感染造成的肝病。

  ●全球每年大约有2000万人感染戊肝病毒,其中约有330万人出现戊肝症状1,5.66万人死于此病2。

  ●戊肝通常具有自限性,但有的病例可能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

  ●戊肝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传播。

  ●戊肝见于世界各地,但流行率最高的地区是东亚和南亚。

  ●中国开发和批准了一个预防戊肝病毒的疫苗,但世界其它地方目前尚未供应此疫苗。

  戊肝是一种由戊肝病毒造成的肝病。戊肝病毒是阳性单链的核糖核酸(RNA)微病毒。它至少有4个基因型,即基因1型、2型、3型和4型。基因1型和2型仅见于人类。基因3型和4型病毒在猪、野猪和鹿等动物中传播,但不会为这些动物带来任何疾病,偶尔会感染人类。

  戊肝病毒通过受感染者的粪便排出,并经肠道进入人体。它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饮用水传播。戊肝感染通常具有自限性,2-6周内会自愈。偶尔也会发展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导致一些患者死亡。

  地域分布

  戊肝感染见于世界各地。在以下地区存在不同的戊肝感染模式:

  ●水经常被污染的资源贫乏地区;

  ●有安全饮水供应的地区。

  戊肝往往发生在缺乏基本的水、环卫、个人卫生环境和卫生服务的资源有限国家中,出现戊肝疫情和零星病例。疫情通常发生在饮水供应遭到粪便污染后,可能会影响数百人至数千人。在冲突地区和人道主义紧急状态地区,例如在环境卫生和安全用水供应状况特别严峻的战区、难民营或流离失所者收容所等地,发生了一些疫情。

  此外,零星病例据报与水或食品被污染有关,但规模较小。在这些地区,估计全球每年发生2000万例感染,330万例急性病例1,5.66万例死亡2。这些地区的病例大多由基因1型病毒感染引致,而基因2型病毒造成的病例较为罕见。

  在环境卫生和供水状况较好的地区,戊肝并不常见,只是偶尔有零星病例。这些病例大多由基因3型病毒引起,通常是通过食用未煮熟的动物肉(包括动物肝脏)而感染上动物源戊肝病毒,与水或其它食物污染无关。

  在多数地区发现了曾暴露于该病毒的血清证据,血清流行率(即检测结果显示对戊肝病毒IgG抗体呈阳性的人数比例)较高的地区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因为卫生条件较差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然而,这些抗体的存在并不意味着疾病的存在或疾病风险较高。

  另外,由于现有的血清测定效果存在差异且有可能并非最佳,并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暴露于该病毒的人群中抗体可能会消失。因此,从流行病学角度,这类数据的用处可能有限。

  传播

  戊肝主要由饮用水遭到粪便污染造成的粪口途径传播。粪口途径造成很大一部分戊肝临床病例。戊肝的风险因素与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有关。恶劣的环境卫生条件会使感染者粪便中排出的戊肝病毒进入饮水供应系统。

  还发现有其它传播途径,但它们造成的临床病例少得多。这些传播途径包括:

  ●食用源自受感染动物的未煮熟的肉或肉类产品;

  ●输入受感染的血液制品;

  ●纵向传播,即孕妇传至胎儿。

  在戊肝流行区,食用生肉或未加工的贝类可能是造成散发病例的原因。

  症状

  戊肝病毒的潜伏期从暴露后2周到10周不等,平均为5-6周。据认为,被传染者从发病前几天到发病大约3-4周后开始排泄病毒。

  在戊肝高流行区,15岁至40岁成人中有感染症状的病例最为常见。在这些地区,虽然儿童会受到感染,但往往没有症状,或仅造成轻微发病,且不会发生黄疸,因此会被漏诊。

  肝炎的典型体征和症状包括:

  ●最初几天低烧,食欲不振(厌食),恶心和呕吐;有些人可能会腹痛,瘙痒(无皮损),皮疹,或关节痛。

  ●黄疸(皮肤出现黄色,眼睛出现巩膜),尿黑,大便颜色浅;

  ●肝变大和压痛(肝肿大);

  这些症状与其它肝病期的症状往往很难区别,通常持续1-6周。

  在罕见情况下,急性戊肝可以很严重,会造成暴发性肝炎(急性肝衰竭),这些患者面临死亡风险。在怀孕期间发生戊肝时较常罹患暴发性肝炎。患戊肝的孕妇,尤其是第二孕期或第三孕期的孕妇面临较高的急性肝衰竭、流产和死亡风险,在第三孕期,戊肝造成的死亡率可高达20%-25%。

  曾报道过免疫受抑制人群(尤其是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已感染基因3型或4型戊肝病毒的器官移植者)患慢性戊肝的病例。

  诊断

  戊肝病例与其它类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并无区别。但在以下流行情况下往往可以强烈怀疑戊肝并作出诊断:在已知的疾病流行区多处发生多起病例;在水可能遭污染的环境中;孕妇病情较重;或甲肝已被排除。

  戊肝确诊通常需要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戊肝病毒特有的IgM抗体;在经常发生戊肝的地区,采用这一方法通常即可确诊。

  还可以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检测手段来检测血液和/或大便中的戊肝病毒核糖核酸,但这种检测需要有专业的实验室设施。在不常发生戊肝的地区以及在慢性感染戊肝病毒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采用这一检测方法。

  已开发出一种检测血清中病毒抗原方法,目前正在研究其在戊肝诊断方面的作用。

  治疗

  目前还没有能改变急性戊肝病程的治疗方案。由于戊肝一般具有自限性,一般不需要住院。但是,如果发生暴发性肝炎,则需要住院。有症状的孕妇,也需考虑住院治疗。

  免疫受抑制的慢性戊肝患者可以采用利巴韦林这一抗病毒药物进行特异性治疗。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使用干扰素治疗也取得了良好疗效。

  预防

  预防是最有效控制戊肝的方法。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减少戊肝病毒和戊型肝炎的传播:

  ●维持公共供水的质量标准;

  ●建立妥善的人类粪便处理系统。

  ●在个人层面上,可以通过下列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用安全的水洗手,特别是接触食物之前;

  ●避免饮用洁净度不明的水和冰;

  ●遵循世卫组织食品安全建议。

  2011年,在中国注册了一种预防戊肝病毒感染的重组亚单位疫苗。该疫苗尚未在其它国家获得批准。

  在怀疑暴发戊肝疫情的情况下,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核实诊断并证实是否存在疫情;

  ●确定传播模式,并查明较高风险人群;

  ●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措施,消除粪便对食品和水的污染;

  ●消除感染源。

  世卫组织的应对

  世卫组织发布了《水源性戊肝疫情:认识、调查与控制》技术报告。这份手册提供了戊肝流行病学、疾病临床表现和诊断方面的信息,并指导公共卫生当局如何应对戊肝感染疫情。

  世卫组织免疫战略咨询专家组于2015年发布了一份戊肝立场文件。文件审查了戊肝负担以及获批戊肝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的现有证据。关于戊肝疫苗的使用,它提出如下建议:

  ●世卫组织认识到,戊肝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和难民营中的流离失所者)中以及在暴发疫情时。

  ●世卫组织不建议在戊肝流行或散发流行常见的人群中,将该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常规使用。但是,各国主管部门可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情况决定是否使用该疫苗。

  ●由于缺乏疫苗在16岁以下儿童、孕妇、慢性肝脏疾病患者、器官移植等待名单中的患者和旅行者中使用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有效性信息,世卫组织不建议在这些人群中常规使用疫苗。

  ●在出现疾病暴发等特殊情况下,戊肝或其并发症或死亡的发生风险甚高。目前,世卫组织对于常规接种规划的立场并不排除该疫苗在这些特定情况下的使用。尤其应考虑使用该疫苗减轻或预防戊肝暴发,以及使用疫苗减轻对孕妇等高危人群的影响。

  ●随着获得更多数据,世卫组织将对当前所持戊肝疫苗立场进行审查并根据新情况做出必要更新。

  2016年5月,世界卫生大会首次通过了“2016-2021年全球卫生部门病毒性肝炎战略”。该战略强调了全民健康覆盖的关键作用。这项战略的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这项战略的构想是消除病毒性肝炎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具体目标是到2030年使病毒性肝炎新发感染人数减少90%,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数减少65%。该战略概述了各国以及世卫组织秘书处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而应采取的各项行动。

  为支持各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所确定的全球防治肝炎目标,世卫组织正在以下领域开展工作:

  ●提高认识,促进建立伙伴关系,调动资源;

  ●制定基于证据的政策和收集数据,以便采取行动;

  ●预防传播;

  ●扩大筛查、护理和治疗服务。

  世卫组织还于每年7月28日举办世界肝炎日活动,以提高人们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了解。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寻医问药网-医脉,版权均归寻医问药网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关键词: 戊型肝炎

医友评论 0人评论)

匿名发表

热门检索:糖尿病伤医基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