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岁月面前,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将一个人的心理时钟倒拨20年,有可能吗?心理学教授艾伦·朗格研究认为:人生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往往被我们的观念、文化、传统桎梏住了,所以才会感觉很不自由。
心理学家艾伦·朗格(Ellen J. Langer) 教授生于1947年3月25日,今年68岁,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获得教授席位的女性。她将自己的研究称为“可能性心理学”,不是描述普遍的真相,而是寻找个别的可能性。
她觉得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她不敢尝试的。当别人告诉她“不”的时候,她一定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不?”“可能性心理学”的第一个假设是,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或者能变成什么,一切皆有可能。
人是习惯的动物。我们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观、惯例、偏见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痹,我们的很多行为往往是先入为主、不假思索,或者想当然的结果,而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或者认知过程。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知道,其实,我们并不知道。
无论是关于你自己的,还是关于周边环境的,无论这个新事物看上去很傻,或是很聪明,只要它是新的,是不一样的,就会将你置于“当下”的状态,让你对人和环境重新敏感起来,向新的可能性敞开,形成新的视角。而那些我们多年来称之为“智慧”的东西也会变得可疑起来。 为了适于生存,我们的脑海里保存了无数的规则与分类,以快速有效地指导当下的行为。
这也是文化对人的教化功能——通过传达“绝对”的概念,我们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这无疑带来了稳定,但也让我们付出代价。因为很多时候,情境已经变化了,我们还一如既往地坚持着那些规则和分类,不假思索地运用它们。 换角度而言,“专注力”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它并不意味着否定,而是存疑和追问,从传统、权威、成见、惯例、约定俗成中,收复自己的头脑,对塞给自己的信条问一句,“真的吗?”“为什么?”“万一呢?”
朗格教授认为传统医学的问题也在于此。医学是一种不完美的科学,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一种抽象的数学概念,但到了病人那里,却经常被作为唯一的正确答案接受下来。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一旦落到个人身上,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性,没有一个人是概率,没有一个人是“大多数”。
“我并不反对传统医学。”她解答道,“我只是反对对医学测试和医生的无条件信任与依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无意识状态——我们太容易接受一种疾病的标签了,比如癌症、抑郁症等。” “现代人应该对‘不确定性’有更健康的尊重。”她说,“‘不确定性’才是现实世界的本质状态。现实从来不是静止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一旦我们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缚在文化、范畴、语言和思维模式的陷阱里,就会发现,人生中我们可以控制的部分,包括健康和快乐,其实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在好莱坞电影《倒时钟》中,詹妮弗·安妮斯顿出演了朗格教授,电影主线是教授在1979年做的一个实验。16位老人分为两組,在布置与20年前一样的地方生活...一个匹兹堡的老修道院里,朗格教授和学生精心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这个地方被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
这一个星期里,这些老人都沉浸在1959年的环境里,没有人帮他们穿衣服,或者扶着走路。 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言行举止必须遵循现在时——他们必须努力让自己生活在1959年。 一个星期后,“生活在1959年”的老人进步更加惊人,他们的关节更加柔韧,手脚更加敏捷,在智力测试中得分更高,有几个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榄球。
某天早上我们醒来,惊恐地发现自己变老,这种思维定式往往极具杀伤力。当我们发现自己记性越来越差时,最现成的解释似乎就是——我们老了,而很少再去寻找其他的可能性,比如也许是我们失去了记忆的动机和意图?如果我们不是将‘变老’看成是一种时间的遗失,一条单向的下坡路,而是一个时间的过程,一种自然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年老的许多好处。
“如果你是一个懂得专注力的人,年龄从来不是问题。无论你20岁,30岁,或者60岁,你都是在体验当下,你在自己的时间里加入生命的体验。这是一种生活的艺术。”